华安保险首推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简称学贷险),五年累计受益贫困大学生逾33万,业务涉及湖北、重庆、黑龙江、云南等十余省。华安保险学贷险负责人徐蓉近日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黑龙江有3万余大学生的贷款进入还款期,违约率低于5%。
据介绍,全球100多个国家开展学生助学贷款,华安保险学贷险运作模式尚属首创。该项目已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肯定,受邀参与“扩大发展、减轻贫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案例推广”项目评选。学贷险运营模式是银行向贫困大学生提供长达10年或14年期的贷款,贷款额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帮助学生完成大学学业。银行发放贷款后向华安保险投保,华安保险为贷款资金提供保险保障。
据介绍,一名学生贷款1万元,毕业后头两年只还息不还本,每月还款不到60元;后四年还本付息,每月约220元。
在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创新型企业中,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安保险”)是为数不多的与通常意义上的科技创新无关的企业。保险公司的创新究竟在哪里?
和他的企业一样,华安保险的董事长李光荣也是一个风格独树一帜的企业家。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后,除了经营管理之外,李光荣平日里一直琢磨着如何将学术与商业结合起来,使企业产生更大的创造力:他一直兼任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站长,直接完成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同时,他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的研究。
“这种‘引智’的办法,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开放型创新的一种。”李光荣表示,“用来实现创新主体与外界的高效协同,以解决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减少创新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21世纪》:开放式的创新是最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公司成长、成功的关键。这种创新改变过去创新完全依靠企业内部人,而转向鼓励社会人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成长中来。从华安的经历来看,你心目中的开放型创新还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华安保险是如何利用这种开放的力量来推动企业创新和成长的?
李光荣:我觉得开放型创新的特征,应该主要在于实现创新主体与外界的高效协同,以解决技术与市场的不确定性问题,减少创新的时间和资金投入。
华安在开放型创新方面做了不少探索,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引智”。我们依靠股东所办的博士后工作站,采取课题招标、挂职交流等方式,把一些具有相关理论功底、实践兴趣的博士后,吸引到华安来。这些博士后把专业理论与华安实际联系起来,在华安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宣传、战略规划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华安员工也在有关交流、合作中得到了锻炼提高。目前,一些博士后出站后已经留在华安,成为了企业“内部人”,继续推动华安的创新和成长。
《21世纪》:华安保险作为世界经济论坛入选的创新型企业,在创新上有什么心得?创新对华安保险的成长有什么关键作用?
李光荣:创新一直是华安着力做的事情。近年来,华安在产品、服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研发了金龙收益联动型理财保险、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等新型产品,推行了连锁门店式营销模式。这些创新对华安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拿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来说,这个产品我们一般简称为学贷险。学贷险由发放助学贷款的银行向华安投保,并以借款学生的履约风险作为保险责任,就是说当借款学生还不了贷款时,华安将替他还款。
自从2006年投放市场以来,截至今年6月底,学贷险已经累计承保全国10余个省市300多所高校的借款学生33万人,累计承保助学贷款30多亿元,实现保费收入近3亿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延伸拓展了有关合作银行、高校的其他一些保险业务,从而使学贷险既成为了华安创新业务的重要来源和载体,也促进了华安传统业务的发展。同时,学贷险树立了华安负责任、有能力的企业形象,提升了华安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成为社会各界认识华安的窗口和认可华安的依据,如学贷险荣获了2010年度“深圳市金融创新奖”,《中国保险报》、新加坡《Asia Insurance Report》等专业
媒体都曾经报道过学贷险,并对学贷险及华安给予了积极评价。这进一步提高了华安员工对于企业能力、价值的认可程度,增强了华安的发展动力。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需提供如实信息, 由银行购买一份信用保险,就可以搭乘就读高校的“直通车”。这看似不现实的优惠条件,却被华安保险用在产品设计中。
早在2006年,华安保险就与银行合作,面向全国推出学贷险项目。与市场上已有的助学贷款不同,如果大学生毕业后无力还贷,将由华安保险代为赔偿银行欠款。
这无疑是保险市场上的一颗重磅炸弹。消息一出,质疑声不断。很多人认为,此举虽然对学生和银行有利,但颇为冒险,原因是大学生贷款风险较高。保险公司能否承担大面积违约的风险呢?
学贷险成就多赢
每年开学,一大笔学费给哈尔滨理工大学学生方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她希望借助助学贷款完成学业,但对于银行来说,却不得不考虑风险因素——高企的助学贷款不良率是多年来压在他们心头的一块巨石。
怎样才能找到解决 “两难”问题的突破口?。
有问题,就有机遇。保险产品介入助学贷款的风险管理,破天荒地成为保险公司的业务。想到这一招的,不是别人,是华安保险。
2006年5月15日,这家总部在深圳的民营保险公司在业内首推华安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以下简称“学贷险”),即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具体来说,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均为银行。这样一来,银行可以通过学贷险转嫁贷款风险,清除了助学贷款发放的最大障碍。
于是,方笑办理了助学贷款:本科4年,每年贷款6000元,四年共贷款24000元。这些贷款能够顺利发放的前提是,银行通过投保“学贷险”,华安保险承诺了承担贷款风险。
一个关键的点是,方笑就学期间,这些贷款都是由国家全额贴息。
由于学贷险保险期间和贷款期间一致,方笑和同学们还款的时间若长达10年以上,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时间就会长达10年。
2006年,在云南省所有银行停止助学贷款发放的情况下,华安保险迎难而上,第一时间主动介入云南省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管控领域,很快便获得当地农业银行、省助贷中心。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