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事故处理民警流失的背后,折射出当前事故科民警职业群体工作量超负荷、职级待遇偏低、职业尊荣感缺失等现状,针对这种情况应该积极应对与防范。 近几年来,基层事故科民警要求出调整事故科的声音频频入耳,就依广昌县交警大队为例,现有正式民警6人,协警6人,协警基本上是一年“一任”,有的不到一年就一走了之,正式民警也是在大队的“高压”下,做到3-4年才淮予调离。一些民警说,我宁愿到县局其他科室,也不愿到交警大队,更不愿到交警事故科,这现象折射出当前事故处理民警职业群体工作量超负荷、职级待遇偏低、职业尊荣感缺失等现状。
事故处理民警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一、工作量大、强度高。随着道路的延长,车辆的增多,驾驶人的增加,致使交通事故不断创造历史之最,让事故处理民警接警不暇。以广昌2013年为例,全县共发生各种交通事故1360起,平均每天3.7起,值班民警一天处理六、七起交通事故并不时空见怪,并且每起事故都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赶到现场勘察处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大部分事故案子还要做案件,工作量大,可想而知。 二、上班时间不能像普遍公务员一样,按时上下班。事故科民警最头痛的是,接到报警不论是白天夜,还是下雨落雪,都必须按时出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出警时间没有规律性。 三、劳动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物质经济保障的低下,民警收入远低于法官、律师。民警行政职级晋升缓慢、与同级党政机关相比,职务提升机会很少。广昌大队自1917年成立以来,内部提拔过4名民警,而事故科没有提拔一个人,基本从县局其他科室或转业退伍军人“空降”而来。
如何应对与防范? 一是强化职业理想教育,培养职业增荣感。交警部门应强化事故科民警对职业的内心认同,并在内心确认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 二是优化经济政治保障,增强回报满足感。合理提高事故科民警的经济待遇,构建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薪酬体系,保障民警的薪酬合理。在政治待遇上,根据民警的工作年限、职务高低,希望尽快出台落实基层民警高靠副科、正科、副县待遇。 三是注重心理调适,消除职业倦怠感。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服务机制,缓解事故科民警的心理压力。 四是净化舆论环境,增强职业成就感。加强对媒体宣传的正确引导。基层交警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主动营造客观公正的媒体环境,加大对“正面能量”的宣传,从社会评价的角度增强事故处理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