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险、爱情险、赏月险……保险业近期频频曝出各种新式保险,最近又传闻出现专门针对“熊孩子”(指被长辈宠坏,惯出一身臭毛病的小孩)的保险。诸如此类的“花样”保险频繁涌现,其真正目的似乎并非要兑现某种保障承诺,更像是吸引市场目光,创造短期销售热点。
有风险,才需要保险,这是保险之所以被市场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风险意味着各种不确定性损害,所以需要保险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成本和程度。比如人身险能为投保人在遭受不幸事故时提供经济补偿,财产险可以弥补财产意外受损,信用险可以承担契约关系遭受破坏时的责任。
不同于传统保险,“花样”保险的“风险”更接近于一种娱乐心态。中秋佳节月儿圆,对想看月亮的人来说,若因天气等原因看不到月亮,心情失落是肯定的,但总不至于非要某种东西来补偿才可缓解。买赏月险的人就像在街上买张最大奖金额度为100元的彩票,赌博性质强于保险性质。“好像什么东西都可以投保了”,一位保险行业的老专家感叹,“看到月亮和看不到月亮的区别在哪儿呢”,或许就是年轻人约会时有情调和没情调的区别。
保险要贴近现实需求,这是行业发展的准则之一。“花样”保险虽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却也表现出过度迎合社会热点,以期制造噱头达到营销目的的行业发展心态,甚至一些保险显得有些“不择手段”为保而保。
保险行业发展至今,正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保险行业为了争规模引资金,宽进严出,不严格核查投保人及投保标的,直接签保单的现象甚为普遍。“花样”保险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迎合买方市场,并不考虑这类产品是否真正具有保险价值、是不是达到保险标准。尽管“花样”保险本身设计简单、投保便捷,不需严格审核,成为保险公司热衷的投机式推广工具,但从社会角度看,有的却成了不良社会现象的一种保护。
花样险打着为用户提供方面的幌子,以“玩世不恭”的心态,将给本来就存在混乱发展现象的行业再蒙阴影。绕花了消费者的双眼,给本来就选择困难的消费者再添疑点,使用户心中再添保险阴影。花样险看似为保险业添资添彩,实质优劣值得思考。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