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医保局会同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等八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个人缴费享受政府补贴人员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经办流程、认定即享待遇、协同兜底保障等举措。
医保部门与各主管部门建立“联网通办”工作机制,将原来的个人缴费享受政府补贴人员身份认定和医保参保两个流程合二为一。免缴人员仅需在身份认定申请登记的同时填报个人参保状态和参保意愿等信息。
后由街乡身份认定各受理部门、社保所、市区各主管部门、市区各医保部门通过系统对接或手工交互的方式共享信息,精准比对,由医保经办部门为身份认定成功且符合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条件的免缴人员办理参保手续,并制发社保卡。
免缴人员仅需跑一次腿甚至网上申报不跑腿便可享受身份认定、免缴参保全流程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增加参保便利性。
一、符合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条件的免缴人员全部纳入参保人员信息库
北京还建立免缴人员兜底保障机制,将符合城乡居民医保参保条件的免缴人员全部纳入参保人员信息库。
信息不完整的免缴人员,在参保信息完善前发生的当年度医药费用可申请手工报销,确保不因部门间信息交换时滞影响待遇享受。将职工医保减员的免缴人员自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信息库,实现个人医保待遇无缝衔接。
认定即完整享受医保待遇。新认定新参保免缴人员在身份认定的当月即可享受城乡居民医保门(急)诊及住院待遇,取消等待期,加大对免缴人员医保兜底保障力度。
北京市医保局介绍,为确保免缴人员应保尽保,市级医保部门与市级各主管部门每月进行数据交互比对,将比对结果逐级下发至乡镇(街道、地区)。乡镇(街道、地区)督导社保所对符合参保条件未参保免缴人员办理参保手续。
同时,市区两级定期梳理汇总免缴人员信息,健全台账,逐人核查,逐一动员,自下而上协同服务,自上而下精准督办,确保不落一人。
二、释疑
(一)哪些人是北京市医保“免缴人员”
城乡居民医保作为基本医疗保障的兜底性制度安排,为低保、低收入、残疾等困难群体提供了免缴覆盖的保障途径。
据介绍,北京市在2018年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时便将6个主管部门认定的低保、低收入等13类人员纳入免缴人员,个人缴费享受政府补贴。同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进一步向困难群体倾斜。
北京市低保、低收入、特困供养和低收入农户四类困难群体,其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起付线标准减半,各费用段基金支付比例分别再提高5个百分点,减轻困难群体医药费用负担。2018年以来,北京市医保基金为35万余免缴人员支付基本医疗费用近20亿元,大病保险费用约1亿元。
免缴人员参保通过市区医保部门与各主管部门信息共享的方式实现最大范围覆盖。但也有少数免缴人员因信息偏差、医保待遇情况不明、参保意识不强等原因未能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