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金的价值变化想必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感官,比如说以往五块钱就能买一斤猪肉,到现今的30块起才能买一斤猪肉,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有一些疑虑,比如说现在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那么在20年以后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以后的50万的保额还能剩下多少?
这样一想,感觉每年缴费一万的保费就觉得好像不太划算了。
看起来貌似有点逻辑,和20年前比,的确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么是不是因为通胀而没必要考虑保险了呢?
并不是
关于保险和通胀的问题,很多人有不少错误的解读。这里,我来分享我的观点。
第一、保险的金融意义是风险对冲,不是资产增值
这里我们不说年金、增额寿这样的储蓄保险,我们就说保障类。比如医疗险,重疾险,
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是在有疾病风险时赔你钱。
如果健康健康,没生病怎么办?保险不用赔,那价值当然就会有一定消耗。
所以,保障保险是风险对冲,不是资产增值。
我们可以把保险看做是金融市场的看跌期权,两者的底层逻辑极为相似。
我举个例子:
比如我长期看好特斯拉股票,但我也担心,万一出现重大黑天鹅事件怎么办,比如新车严重设计故障,频繁自燃这类,到时候股票可能会跌个30%-50%。此时,我就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买入相应价格和时间的特斯拉看跌期权,如果真的遇到这类重大黑天鹅,虽然持有的特斯拉股票赔了很多,但期权因为有高杠杆属性,能赚几十甚至上百倍,来覆盖掉我股票的部分损失。
这样的操作,我们把它称为: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
那如果在期权行权期内我的特斯拉股票没有发生暴跌,甚至表现不错,这个看跌期权也就随着时间损耗掉,最后归0了。那么我损失的就是这个期权的价格。虽然损失了期权没用上,但也意味着我的持仓没发生大跌甚至涨了不少,当然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而期权是有时间价值的(Time value), 它的价格是会随着时间衰减。比如你的股价一直在1000元,那么期权因为有时间价值,过几个月,它价格就会变得更低。保险也一样,有时间价值,越早买杠杆越高,越晚越贵,杠杆也会随着缴费累计而随时间降低,time value衰减。
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我们用小额的钱,锁定了重大黑天鹅风险。
买保险同理,用一部分钱,锁定我们健康的重大黑天鹅风险。
期权没用上归0了,说明正股没发生重大风险;保险没用上,说明很健康,难道不好吗?
第二年就出险得癌症,陪50万,看起来保险赚大了,但你愿意吗?
所以,保障性保险是风险对冲工具,不是资产增值工具,本质就是个杠杆,杠杆有time value, 会递减,考虑到几十年后通货膨胀的赔款,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对冲底层属性,也忽略了风险杠杆随时间必然的衰减性。
第二、通胀不可预期,也可能有通缩
为什么我们老是很担心通胀,会认为很多年后,钱会贬值得很厉害。很简单,因为我们过去30年通胀厉害,所以我们以“必然”的思维推导认为,未来也会这样。
但其实,这是一种后视角的经验主义。
虽然未来通胀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通胀会有多大,会不会没通胀,反而是通缩,我们无法给出100%的答案。
从历史来看,过去30年我们经历了劳动力红利、改革开放红利、WTO红利,完成奇迹般的经济增长,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老龄化、全球增长动力不足、贸易摩擦,而这些因素都在将全球乃至中国推向低利率、低通胀的趋势。而今年,疫情影响更是直接导致了通胀的快速下行。
又比如日本,,这三十年都游走在通缩边缘,日从1989年经济泡沫破裂以后,房价下跌,但老百姓贷款却一分钱不少要还,大家对未来很保守,于是使劲存钱,不消费,因此大量钱流入银行,而市面流通的钱变得更少,钱也就更值钱了。即便政府印钞票,物价还是保持很平稳。从下图可以看到,衡量通胀的指标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多年来波动极低,甚至不少时候还在同比降低。
在通缩的环境里,我们买的“保额”过两年可能不仅不贬值,可能还增值了,但也意味着缴费压力也更大了。
2020,世界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共存,未来我们的经济到底会走向何方,我们并不能预测。
如果宏观容易预测,我们也不需要这么多经济学家了,何况纠结交保费的你呢?
第三、交的保费也在贬值
买保险,以后钱不值钱,这个点的逻辑其实有一些问题,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这种说法逻辑在于用现在的保费比未来的保额。
对比不在同一个时间节点,显然逻辑是就有纰漏了。
这就好比拿个90年的大哥大到现在来和苹果手机对比,觉得性价比低。
而如你用现在缴的保费,比现在的保额。
比如刚缴1万,就可能赔50万,不也觉得很划算吗?
严密的对比逻辑需要在同一根时间线。
所以正确的逻辑是,用现在的保费,比现在的保额。
或者用未来的保费,比未来的保额。
再说,20年后,假设累计通胀确实很高,50万保费可能感觉已经不值多少钱了,但你交的1万也不值什么钱了。
保额贬值,保费同时也在贬值,我们交的钱也少了。届时觉得不够,也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加保就行了。
所以看待这个问题,视角要对等,不能倾斜。
最后,还是那句话,买保险操心自己需求,为什么买保险,防范哪些风险,至于通胀的问题,不是交保费的你我考虑的范围。
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让它变得复杂。
>>>>保险新闻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