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当保险遇到通货膨胀该何去何从?

loadingloading
[提要]对于现金的价值变化想必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感官,比如说以往五块钱就能买一斤猪肉,到现今的30块起才能买一斤猪肉,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有一些疑虑,

对于现金的价值变化想必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感官,比如说以往五块钱就能买一斤猪肉,到现今的30块起才能买一斤猪肉,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是明显的。因此很多人在买保险的时候都有一些疑虑,比如说现在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那么在20年以后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以后的50万的保额还能剩下多少?




这样一想,感觉每年缴费一万的保费就觉得好像不太划算了。


看起来貌似有点逻辑,和20年前比,的确钱越来越不值钱了,那么是不是因为通胀而没必要考虑保险了呢?


并不是


关于保险和通胀的问题,很多人有不少错误的解读。这里,我来分享我的观点。


第一、保险的金融意义是风险对冲,不是资产增值


这里我们不说年金、增额寿这样的储蓄保险,我们就说保障类。比如医疗险,重疾险,


它们的意义是什么?


是在有疾病风险时赔你钱。


如果健康健康,没生病怎么办?保险不用赔,那价值当然就会有一定消耗。


所以,保障保险是风险对冲,不是资产增值。


我们可以把保险看做是金融市场的看跌期权,两者的底层逻辑极为相似。


我举个例子:


比如我长期看好特斯拉股票,但我也担心,万一出现重大黑天鹅事件怎么办,比如新车严重设计故障,频繁自燃这类,到时候股票可能会跌个30%-50%。此时,我就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买入相应价格和时间的特斯拉看跌期权,如果真的遇到这类重大黑天鹅,虽然持有的特斯拉股票赔了很多,但期权因为有高杠杆属性,能赚几十甚至上百倍,来覆盖掉我股票的部分损失。


这样的操作,我们把它称为: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


那如果在期权行权期内我的特斯拉股票没有发生暴跌,甚至表现不错,这个看跌期权也就随着时间损耗掉,最后归0了。那么我损失的就是这个期权的价格。虽然损失了期权没用上,但也意味着我的持仓没发生大跌甚至涨了不少,当然心里也是很开心的。


而期权是有时间价值的(Time value), 它的价格是会随着时间衰减。比如你的股价一直在1000元,那么期权因为有时间价值,过几个月,它价格就会变得更低。保险也一样,有时间价值,越早买杠杆越高,越晚越贵,杠杆也会随着缴费累计而随时间降低,time value衰减。


买入保护性看跌期权,我们用小额的钱,锁定了重大黑天鹅风险。


买保险同理,用一部分钱,锁定我们健康的重大黑天鹅风险。


期权没用上归0了,说明正股没发生重大风险;保险没用上,说明很健康,难道不好吗?


第二年就出险得癌症,陪50万,看起来保险赚大了,但你愿意吗?


所以,保障性保险是风险对冲工具,不是资产增值工具,本质就是个杠杆,杠杆有time value, 会递减,考虑到几十年后通货膨胀的赔款,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它的对冲底层属性,也忽略了风险杠杆随时间必然的衰减性。


第二、通胀不可预期,也可能有通缩


为什么我们老是很担心通胀,会认为很多年后,钱会贬值得很厉害。很简单,因为我们过去30年通胀厉害,所以我们以“必然”的思维推导认为,未来也会这样。


但其实,这是一种后视角的经验主义。


虽然未来通胀依然是大概率事件,但通胀会有多大,会不会没通胀,反而是通缩,我们无法给出100%的答案。


从历史来看,过去30年我们经历了劳动力红利、改革开放红利、WTO红利,完成奇迹般的经济增长,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老龄化、全球增长动力不足、贸易摩擦,而这些因素都在将全球乃至中国推向低利率、低通胀的趋势。而今年,疫情影响更是直接导致了通胀的快速下行。


又比如日本,,这三十年都游走在通缩边缘,日从1989年经济泡沫破裂以后,房价下跌,但老百姓贷款却一分钱不少要还,大家对未来很保守,于是使劲存钱,不消费,因此大量钱流入银行,而市面流通的钱变得更少,钱也就更值钱了。即便政府印钞票,物价还是保持很平稳。从下图可以看到,衡量通胀的指标之一,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多年来波动极低,甚至不少时候还在同比降低。


在通缩的环境里,我们买的“保额”过两年可能不仅不贬值,可能还增值了,但也意味着缴费压力也更大了。


2020,世界之大变局,挑战与机遇共存,未来我们的经济到底会走向何方,我们并不能预测。


如果宏观容易预测,我们也不需要这么多经济学家了,何况纠结交保费的你呢?


第三、交的保费也在贬值


买保险,以后钱不值钱,这个点的逻辑其实有一些问题,我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这种说法逻辑在于用现在的保费比未来的保额。


对比不在同一个时间节点,显然逻辑是就有纰漏了。


这就好比拿个90年的大哥大到现在来和苹果手机对比,觉得性价比低。


而如你用现在缴的保费,比现在的保额。


比如刚缴1万,就可能赔50万,不也觉得很划算吗?


严密的对比逻辑需要在同一根时间线。


所以正确的逻辑是,用现在的保费,比现在的保额。


或者用未来的保费,比未来的保额。


再说,20年后,假设累计通胀确实很高,50万保费可能感觉已经不值多少钱了,但你交的1万也不值什么钱了。


保额贬值,保费同时也在贬值,我们交的钱也少了。届时觉得不够,也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加保就行了。


所以看待这个问题,视角要对等,不能倾斜。


最后,还是那句话,买保险操心自己需求,为什么买保险,防范哪些风险,至于通胀的问题,不是交保费的你我考虑的范围。


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复杂,只是我们的“自以为是”让它变得复杂。

>>>>保险新闻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