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重疾发病率越来越高,重疾医疗费用也相当昂贵,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提高,很多朋友都通过购买重疾险来转移重疾医疗风险,那么,大家对于自己所购买的重疾险产品保障的疾病种类都了解吗?购买重疾险要注意什么?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了25种重大疾病的定义以及它的使用规范,以此来规范重疾险市场乱象。并且规定以后凡是有关重大疾病的保险产品必须包括这25种重大疾病。
一、25种重大疾病是哪些?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多个肢体缺失(完全性断离);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须开颅手术或放射治疗);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药物滥用所致);双耳失聪(永久不可逆)双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瘫痪(永久完全);心脏瓣膜手术(须开胸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严重脑损伤(永久性的功能障碍);严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严重Ⅲ度烧伤(至少达体表面积的20%);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有心力衰竭表现);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
语言能力丧失(完全丧失且积极治疗至少12个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主动脉手术(须开胸或开腹手术)。
二、如何购买重疾险
1、重疾险也需保轻症,高发轻症不能少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了重疾险必须要保障的25种重疾,可以覆盖重疾理赔的95%。这点绝大数重疾险产品都可以做到,但是由于对高发轻症没有强制要求,所以部分保险产品在这方面给消费者埋了陷阱。
很多消费者并没有医学背景,多以对轻症并不了解,往往只看保障疾病数量,却忽视了轻症的保障质量。实际上,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与其罗列一系列罕见的疾病保障,还不如保高发疾病,对消费者更加有利。
举个例子,脑中风后遗症对应的轻微脑中风,高血压患者发病率比较高,中风后会有偏瘫甚至演变为痴呆。这类轻症发病率很高,消费者可以多关注。
2、条款要看清,防止保障有猫腻
市面上一部分重疾险产品,为了控制赔付率在重疾险保障条款上“动手脚”。表面上可以保障的疾病种类有很多,也是常见高发疾病,但是却在保险条款中对疾病的赔付时间以及年龄段做了限制。
市面上某款重疾险规定:在被保险人70 周岁前确诊患有“严重帕金森病”,则可获得理赔。但是严重帕金森病的属于“老年病”,常见发病年龄多为70岁之后,该款保险这样规定明显是在保险条款上玩了花样,限制了理赔率。
故而,消费者在购买重大疾病保险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保险条款内容,尤其是这些对疾病保障条件做限定的产品,一定不能马虎。
3、利用消费者返本心理,推销重疾险产品
大家知道,重疾险分为消费型和返还型两大类,其中消费型重疾的保费相对便宜,而返还型重疾险价格比较贵。但是部分消费者觉得消费型重疾险如果不出险,那么就亏了,所以内心还是对这类保险有些抵触。
部分保险公司利用消费者这种心理,建议消费者除了重疾险之外还花一部分的钱用来理财,等到保险合同到期再返还。
那么,这样真的划算吗?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收益并不高,有的返还的刚够本金,但是消费者却忽视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所以若要想要买返本的保险一定要注意,和理财产品区分开。
4、豁免条款要看清
当前很多重疾险产品都是有豁免条款的,尤其是投被保人双豁免的产品比较受欢迎。很多消费者觉得很有利,和自己爱人相互投保,一方患病,二人保费都可以豁免,而且保险权益不变。
但是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情况下重疾只含有被保人豁免权益,投保人豁免条款需要另外附加。意思是说,若想要投保人豁免,还需要另外缴纳一部分保费。
所以消费者在这方面要尤为注意,如果附加的保费过高,那么意义就不大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