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关于保险的资讯层出不穷,大家是否都清楚一二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收集到的最新保险新闻资讯吧!
一、对外开放蹄疾步稳 中国保险业迈向国际舞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保险业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2018年,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8万亿元,总资产18.3万亿元,仍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今年前7个月,我国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2.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资产总额达19.4万亿元。
平静闭塞的湖面锻炼不出能够搏击风浪的水手,对外开放在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近日出席第5届中国-东盟保险合作与发展论坛时表示,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金融业对外开放工作,对外开放全面提升了中国保险业发展水平。
回顾对外开放的历史,不难发现,外资保险机构在业务品种、服务、营销理念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带来的经验,是推动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1992年,友邦在上海设立分公司后引进了营销员体制,也带来了长期寿险、健康险等新业务。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加速了投连、分红、万能等新险种的引进和发展。中宏人寿于 2000 年推出了国内第一个“分红保险”产品,美亚保险则先后推出中资财险公司当时还未涉及的“董监事高管责任险”“工商通保”综合险、“并购补偿险”“航班延误险”等创新产品。可以说,我国保险业如今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带来的新鲜活力。
“在与外资机构开展竞争与合作中,中资保险机构可以更深入理解国际保险市场的文化、规则与技术,更深刻地观察国际同行如何对其加以运用、实现全球展业。这有利于中国保险业更好‘走出去’,既增强了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又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我国实体经济‘走出去’提供了更高质量的保障服务。”
自2004年起,农业保险已连续十五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凸显了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保险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正常发挥。
首先,农业收入与费率不相适应。根据调查,农村居民年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较低,而农业保险费率高达6%左右,是一般人身保险费率的三倍,多数农户无力承担相对较高的农业保险费,降低了农户投保的积极性。
其次,管理技术与服务相对滞后。受农业保险盈利性低的影响,县域几乎没有专职从事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人员,也没有定期系统的培训,专业人才严重缺失。在日常定损理赔工作中,由于没有技术性较强的第三方专业仲裁机构,灾害损失难以确定,理赔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容易出现理赔纠纷,无法有效保障农民的自身利益,因此,保险公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再次,法律及政策支持有待加强。目前农业保险立法层面仅有国家出台的系列政策以及《农业保险条例》等规章制度,但规章的立法层级及效力始终低于法律,并且对补贴标准和违法行为未做统一,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大都是关系民生的大宗农产品,未将地方特色农产品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削弱了农户从事地方特色农业的热情。
另外,保险产品与销售缺乏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多为“保成本”的政策性农险,保险种类较少,未能与信贷、“互联网+”等模式结合,产品明显缺乏深度和密度。且目前农业保险产品都是由保险机构直接向农户推广,客户群体主要是种养殖业农户,未将从事农产品加工、农牧业养殖等新型农业主体纳入投保对象中,销售渠道和对象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需求。
今日小编带来的最新保险资讯大家是否已经了解到了呢,若是还想了解更多保险相关资讯,请关注保险网!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