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高调上线了一款意外险,堪称闭着眼睛直接买的保险。
就是昨天发文那个,在微信保险频道里。
腾讯微保之上海滩的秘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款极具互联网特质的产品。
1微信出品
之前我也不止一次给大家推荐过微保的产品,他们一共也没上几款产品,据说都是精雕细琢的,性价比确实很可以。
但是这款意外险的精雕细琢让人想不明白。
到底是这款产品设计的时候,都从什么方面进行了精雕细琢?
声明:
这篇文章只是想通过分析让大家明白,我们买的是一个什么产品,保障都有什么,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保障内容(拿100万为例)
意外身故、100万
意外全残:100万(额外赔付,分12个月给付)
意外伤残:10万
猝死保障:100万
每月16元,全年192元,可保100万
2意外险的保障
前几天刚刚给大家分享过支付宝意外险的系列文章。
选择意外险,主要关注保障中是否有这5个方面:
意外身故
意外伤残(全残是伤残的一种)
意外医疗
意外住院津贴
猝死
意外术语粗解(口语释义)
意外身故:就是因为意外导致死亡
意外伤残:因意外导致受伤至残疾(全残是伤残中最严重的一级),意外伤残的保额一般与身故保额保持一致,只是按照伤残等级(1-10)级的比例赔付。
1级最高(赔付100%保额)
10级最低(赔付10%保额)
意外医疗:因意外引起的就医费用开支,需要通过报销形式赔付
意外住院津贴:因意外导致的就医住院,参考一定标准,按照住院天数进行赔付
猝死:猝死不是意外,是因为特定疾病(如突发脑溢血、心脏骤停等)引起的突然死亡
对照微保这款产品:
除了意外医疗和意外住院津贴不含,其他都包含了。
3逐条来看一下
出险发生死亡,直接赔付100万。
意外导致全残(相当于1级)伤残,赔付100万,分12个月,每月赔付12分之1,每月约8.3万。
附图:全残(部分)
全残的情况都是非常严重的,基本上就是丧失了自主生活能力。
微保这个方面是比较优势的地方,如果先发生了全残,可以最高额外获得100万的赔付。
理论上最高可以拿到200万赔偿。
相当于变相增加了死亡保额,如果全残没有身故,还是可以拿100万(分12个月)。如果后来(保障期内)身故了,依然赔身故保障100万。
意外伤残保额只有10万,是意外身故的十分之一。
有点小坑啊
这相当于变相降低了伤残保额
因为本来伤残赔付就是按照比例赔的,我们之前看到的产品,身故伤残的保额统一是一致的。
比如支付宝的这些产品:点击见文
也就是说按照正常的产品,比如伤残是10级,最高可以赔付保额的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万。
但是按照微保的产品设计。保额只能赔10万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赔1万。
相当于身故保额的百分之一。
着实吓我一跳
2-10级总共这九个级别的伤残,相当于保额降了10倍。
按伤残出险概率看,全残的概率是相当低的,意外的理赔多数是2-10级伤残和意外医疗。
当然,还有意外医疗。没有意外医疗的意外险,不是一个完美的意外险。
住院津贴一般比较少,可有可无我认为,有了更好,没有也无大碍。
并不是说没有意外医疗就不划算。我买了,因为我懂他的各种条款,我看中的是身故保额这方面。
但是微保这款产品没有意外医疗,我觉得有点不太应该(这也是我顾虑的其中一点)
因为意外医疗和意外伤残是发生率最高的两个方面。一个干脆没有,一个保额降低10倍。
这是哪家精算算计的,你们的风险成本控制的真好。
猝死是微保这款产品的特点,将猝死保额直接做到了100万。
近几年猝死的新闻也越来越多,生活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大家逐渐对猝死产生了恐惧。
那么猝死理赔容易吗?
我找了几款不同公司的意外险猝死理赔标准进行了对比。
我发现,微保这个猝死理赔确实挺难的。抢救时间只有6个小时,超过6个小时死亡就不能理赔。
其他的要不没有限制,要不就是24小时或者48小时。其实没有限制的也不是不限制,一般的时间默认最高24小时,超过24小时再出现死亡,那基本就不是猝死了。
支付宝泰康那款随时是48个小时,但是限制条件为“直接且单独”,时间长的代价就是,条件会更加严苛。
但是不管怎么说,限定6个小时的,确实要求太过于苛刻。
6小时的产品我只找到了两款,一款是微保这款,另外一个是众安的一款意外险。
建议买了保险也不能太熬夜啊!
会早死的!
买保险不是为了早死
4微医保为何设计
这里在稍微谈谈我的想法
前两天微保的朋友聊到这个产品的时候,我说了我的担心。
微保朋友的回应,她说:
其实,我们深入一个行业久了,容易忘记最普通人的基本的痛点和需求,可能会执着于不断去做加法,越来越多,越来越全,但是这样可能离用户也越远。
大而全意味着细节上更复杂,我们的想法是做减法,先切中要害,对用户来说先有后优,产品提供商也是一个递进的程度。
那么,这个产品的设计确实符合这种考虑,其实更符合的是互联网产品的特点:
简单、极致、有爆点、价格碾压
我非常认同她的这种互联网的思维。
但,我一直认为,保险不是一般的产品,不能简单的套用互联网做法!
因为用传统的互联网办法做保险,我认为就是收割······(略)
我的考虑是:
微信作为一个国民社交软件,面向的群体是所有的人,大家基于微信的影响,对于推出的产品可能会跟风购买。
保障内容上做了减法,就会造成很多客户的保障理赔困难。
因为很多朋友并不理解什么是伤残、全残或者医疗。只知道买了就有保障,而且还是微信上的。
作为一款综合意外险,这个减法我认为不妥
意外伤残比例实际为最高保额的百分之一
没有意外医疗
这未来会造成大量客户的意外不能理赔或理赔极少,但是作为一般的消费者,尤其是大量不明真相的跟风购买的用户。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造成大量投诉及保险的负面影响。
我们可以闭着眼睛买,但是,更多人睁大眼睛也不知道怎么赔。
保险任重道远,微信其实更肩负着保险普及教育的功能和使命。
责任更大,要求和考虑应该更全面。
5写在最后
这款产品确实很不错,对于业内人士的我,也已经投保了。
因为我关注的主要是猝死和身故全残保额,这个杠杆足够高,我清楚里面的责任关系。
了解清楚的朋友,推荐购买;不了解的朋友,理性选择。
最后的顾虑:我认为这款产品也是目前微保上线的产品中,后期隐患最大的一个。不是因为产品本身,而是因为这样一款产品在微信微保上。
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祝好!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