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一文读懂医疗险

loadingloading
[提要]2020年7月18日pm2:45医疗保险四大险种里,年轻人买给自己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啥?海豚君的建议,是医疗险。我的第一份保险,也是医疗险。医疗险能报销我们生病住院的巨额医疗
2020年7月18日 pm2:45 医疗保险

四大险种里,年轻人买给自己的第一份保险,应该是啥?

海豚君的建议,是医疗险。

我的第一份保险,也是医疗险。

医疗险能报销我们生病住院的巨额医疗费,是很多人的潜在刚需。

很多公司都会给自家的高管团队配备商业医疗险,其实它并不贵。

每年两三百块,就能买到几百万的保额。

尽管很便宜,但没研究明白就上车,我也不推荐。

今天这篇,我会从以下 4 个维度,把医疗险讲清楚:

 

什么是医疗险? 医疗险有哪几种? 如何挑选医疗险? 医疗险有哪些坑?

 

高杠杆但很复杂的医疗险,我们一起搞定它!

 

 

一、什么是医疗险?它有什么用?

 

这篇文章聊的医疗险,特指商业医疗险。

 

由保险公司开发,需要我们自己给自己买。

 

而我们常说的医保,又叫国家医疗保险。属于国家福利,人人都能上。

 

有人就要问了,我有医保了,为啥还要买商业医疗险?

 

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做消费决策时很理性。

 

达哥也认真回答一下:

 

试想如果只是感冒发烧这种病,自己掏钱或走医保,我们都能负担得起。

 

但如果是白血病、乳腺癌、心梗、脑溢血这些危重症,

 

需要自费药、进口药、进口医疗器材,甚至进 ICU 病房才能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治疗呢?

进口药每天花掉一两千、ICU 病房每天花掉两三万,这样的开销大部分家庭无力承受。

 

说到这里,我想起今年三月份看到的一个让我很难过的新闻。

是国标舞女王刘真老师去世的消息。

我是看康熙来了长大的一代,刷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震惊,因为印象中刘真老师才四十出头的年纪。

刘真老师因为心脏瓣膜手术住院,等待换心的时候病情恶化,突发脑出血。经过几次开颅手术最终没抢救过来,不幸去世…

新闻里还提到一个细节。

 

刘真老师住院期间的医疗费数目巨大,医保报销后需要自己掏上千万台币。耗光家中积蓄后,刘真老师的老公不得不找圈中好友帮忙…

 

看到这个细节后,更添唏嘘。

治疗重病的天价医疗费,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住进 ICU,更意味着无上限的开支,每天都在花钱买命。

 

只要有一线生机,没人会放弃自己最亲的人。我们肯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卖房卖车到处借钱…

但没人想走到这一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与大病保险补偿模式评价研究》中,描述了这样的观点:

 

当家庭年度医疗服务自负金额占收入的 44.13% 以上时,我们就认为这个家庭发生了灾难性医疗支出。

 

而商业医疗险,就是我们应对灾难性医疗支出的最佳手段:

 

它能报销医保报不了的药品、医疗项目,以及超过医保报销上限的金额。

 

而保障更好的医疗险,还能提供就医绿色通道、安排专家手术等增值服务。

 

一句话总结:

 

医疗险的报销范围更大、报销金额和报销比例更高,它解决的是我们看病难、治病贵的问题。

 

 

为了让大家更清晰地认识医疗险的作用,我做了一张表:

 

 

除了上面的保障内容,医疗险还有 2 个特质大家需要了解。

 

1,

 

医疗险属于短期险,买一年,保一年。

 

意思是它的保障期只有 1 年,需要每年到期后续保。

 

2,

 

医疗险还是报销性质的,行业说法是「费用补偿型」保险。

 

特点是花多少、报多少,理赔金不会超过我们实际看病的花费。

 

而且它不支持重复报销,用医保报销过的部分,商业医疗险就不再报了。

 

因此,商业医疗险买一个就够了,多买没用。

 

 

二、医疗险有哪几种?

 

按不同维度,医疗可分为以下几种:

 

 

按「保障额度和就医待遇」分

百万医疗险:报销额度在 300 万左右,只保中国大陆公立医院普通部

高端医疗险:报销额度在 1000 万以上,保公立医院普通部,国际部/特需部,有些甚至包括私立昂贵医院、全球各个国家的医院

 

  按「保障内容」分

住院医疗险:只报销住院的费用

住院+门诊医疗险:既可报销住院,也可报销门诊

门诊医疗险:只报销门诊(意义不大,杠杆低,不推荐)

 

 

按「续保条件」分

不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停售后,不可续保

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产品停售后,仍可续保

 

每种类型的医疗险,达哥会在接下来的part详细介绍?

 

 

三、如何挑选医疗险?

 

针对大部分年轻人,达哥的推荐是百万医疗险。

 

这也是占绝对主流地位的医疗险。

 

一般疾病,100 300 万的报销额度;

 

重大疾病,保额自动提到 400  600 万。

 

这个配置,对于大部分人、大部分危重病,够用了。

 

30 岁左右的年轻人,每年花个两三百块就能上车。

 

杠杆很高了。

 

如果你预算更多,追求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的治疗条件,

 

比如:

 

感冒发烧不想去公立医院排队挂号;

 

需要住院了,能住进清净的独立病房;

 

患了疑难杂症,可以去全球最好的对口医院治疗……

 

这种情况,你可以花更多的钱,购买高端医疗险。

 

高端医疗险也分好多种,可以配置各种逆天医疗服务,这里就不展开了,以后单独写一篇。

 

达哥认为,如果你舍得花一万块买名牌包,为啥不花差不多的钱,为自己购买最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呢。

 

我给自己和老公买的高端医疗险,每年报销上限 1800 万,含国内公立医院普通部、国际部 / 特需部,不含私立昂贵医院,可在全球除美国外的医疗机构就诊治疗,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直付给医院,无需个人提前垫付。

 

两个人一年的保费加起来可以买个香奈儿包,但我更愿意用它买一份大病无忧的安心。

 

达哥买的高端医疗险虽然远远不是顶配,但是目前来讲够用了。对高端医疗险有需求的读者,可以后台给我留言,达哥为你量身推荐。

 

/////

 

接下来要说说,住院医疗险、住院+门诊医疗险这俩应该怎么选。

 

什么是住院医疗险?

 

就是只报销住院时花的钱,平时门诊看个小病不能报销。

 

不过,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很人性化地包含:

 

特殊门诊、门诊手术,以及住院前后的门急诊。

 

比如,

 

门诊透析、门诊化疗、住院前 7 天的检查化验费,都是能报销的。

 

而住院+门诊医疗险呢,

 

就是住院也能报,门诊也能报,更全面。

 

但加了门诊保障后,保费会贵不少。

 

鉴于大部分门诊费用不太高,在我们承受范围内,不属于「重大风险」的范畴,

 

因此达哥认为只买住院医疗险就够了,这样能杠杆最大化。

 

/////

 

最后我们看看,保证续保、不保证续保的医疗险差别在哪。

 

达哥在上文中提到过:

 

医疗险是短期险,买 1 年,保 1 年,需要每年续保。

 

但是,保险公司一款产品不会卖几十年,它大概率会停售。

 

因此,很尴尬的一点是——

 

我们今年买的医疗险,明年可能买不了了。

 

这时候,保险公司给我们的「保证续保」承诺,就挺有竞争力。

 

只要这款产品合同上写了「保证续保」,

 

那么,就算它有一天停售了,想续保的话还是可以每年续,直到「保证续保」承诺期满。

 

是的,没有能一直续一直续,续终身的。

 

目前,市面上续保期最长的百万医疗险,是「保证6年」续保。

 

6年一过,也没了保证。产品停售,照样买不了。

 

但是,由于银保监会更改了相关规定,终身保证续保的医疗险也许就快问世了。

 

介意这个的,可以观望一下。

 

但达哥的建议是,早买早保障,毕竟每年只要几百块就能上车。

 

等终身可续的产品出来了,换成新产品就好了。

 

因为医疗险是短期险,所以想更换产品还是很灵活的。

 

 

四、医疗险有哪些坑?

 

误区一:没免赔额,比有免赔额好。

 

什么是免赔额?

 

简单来说就是:超过免赔额的部分,才能走报销。免赔额以内的,自己负担。

 

比如,一款医疗险免赔额是 1 万元。

 

你住院花了 8000 元,医疗险就不给报。

 

你住院花了 8 万 8 千元,扣掉 1 万的免赔额后,剩下的 7 万 8 千可以走报销。

 

看上去,似乎是没免赔额更好。

 

但其实,

 

没有免赔额的医疗险,保额一般都很低。

 

保险公司设置这个 1 万的免赔额,

 

是为了过滤掉那些大部分人负担得起、医保可报的小病。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医疗险的核心作用——

 

报销大额医疗费,治疗大病不用自己掏钱。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免赔额这个过滤网,

 

我们才能买到保费几百块、保额上百万的高杠杆医疗险。

 

 

误区二:只要写了 100% 报销,就什么都能报

 

很多人误以为,我买的医疗险是 100% 报销,就等于什么都能报了。

 

其实,保险公司还有对报销范围和单个医疗项目的限制。

 

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是不限社保范围报销的,

 

但也有个别的,社保目录外的药品和器材不能报,就很差。

 

甚至有些百万医疗险,还会规定某些医疗项目的报销上限,

 

比如,门诊透析最高只报 20 万,门诊癌症治疗最高只报 10 万,

 

这种就是埋在保险合同细节里的大坑。

 

所以大家在选择医疗险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看看:

 

合同里对「报销范围」是如何约定的,以及有没有单个医疗项目的保额限制。

 

 

误区三:有了商业医疗险,就不需要医保了。

 

医疗险是对医保的补充,医保覆盖不到的地方,它可以。

 

但,医疗险替代不了医保。

 

首先,医保是国家给我们的福利,可以带病投保、终身续保。

 

医疗险就不行。

 

它的健康告知很严格,比如三高人群,是很难投保的。

 

其次,医保不会嫌弃我们的既往病史,医疗险就会。

 

如果你在投保医疗险时,已经有某个既往症,医疗险也不保这个既往症的后续治疗费用。

 

另外,如果你以有医保的身份,投保医疗险,保费也会便宜。

 

因为医保会替保险公司分担掉一部分医疗费用。

 

但是,如果你以有医保的身份投保,看病时却没按社保结算,

 

这种情况,保险公司只报销 60% 。

 

所以,有了商业医疗险,还是要继续交社保的!

 

 

误区四:我看门诊比住院频繁得多,因此我需要的是门诊医疗险

 

有这个误解的人,就很可爱了。

 

达哥叨叨了这么多篇文章,你还是没理解保险的本质。

 

买保险不是为了占小便宜,不是为了方便生活,

 

保险的目的只有一个——保障风险。

 

门诊看个头疼脑热,不叫风险。

 

危及生命的重病,才叫风险。

 

看个病倾家荡产,才叫风险。

 

所以,为了报销门诊花费,买门诊医疗险,无法体现保险的价值。

 

至于那些花费巨大的特殊门诊,比如门诊透析、门诊化疗等,住院医疗险里也都包含了。

 

买住院医疗险(最主流的医疗险都是住院医疗险),才是第一优先级的。

 

预算多的话,可以在住院医疗险的基础上,加个门诊保障。

 

但只买门诊医疗险,是无法抵御大病风险的。

 

 

五、医疗险总结

 

叨叨了这么多,终于结束了。

 

我一直认为重疾险比医疗险复杂,

 

但架不住医疗险细碎的知识点太多,坑也不少。

 

所以写起来会更长。

 

不忍心看更多人往坑里跳,达哥嘴皮子也快磨破了。

 

在四大险种里,百万医疗险是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最先配置的。

 

一年几百块,大病无忧,至少不会被钱难着。

 

医疗险百万医疗 赞 (0)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