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疫情后,16%的广东人后悔以前没买保险或买得太少……

loadingloading
[提要]直播带货这么火,买保险是不需要代理人了吗?选择购买渠道时,什么是关键因素?买保险谁说了算?今天,我们就来通过《疫情后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报告》,看看广东的朋友们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

直播带货这么火,买保险是不需要代理人了吗?

选择购买渠道时,什么是关键因素?

买保险谁说了算?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疫情后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报告》,看看广东的朋友们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

 

总的来说:


 

《报告》显示,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对保险的认知和需求。65.38%受访者愿意加大保险投入,提升个人和家庭保障;还有16%的受访者则表示后悔以前不重视保险,没买或买得太少。


保险需求直观反映在保额和保费投入中。38.95%受访者希望保额增加10%;35%的受访者希望保额增加10-50%。


消费者具体愿意多交多少保费呢?

24%调研对象每年愿意多交1000-5000元保费,占比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导致许多消费者担心收入变化,从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投保行为,过半受访者表示,如收入降低,会考虑同步减少保险支出。

 

从险种来看,健康险在本轮疫情后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消费者对重疾险、医疗险的需求显著提升。 


 

保险增值服务方面,绿色通道、医疗问诊最受重视,分别占比84.07%、80.63%;高科技治疗手段受到追捧,54.61%受访者选择特殊治疗,如质子重离子等治疗技术。这表明医疗科技在保险服务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海外就医服务的受重视程度占比较低,为35.68%。线下访谈显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医疗系统表现优异,使不少投保人对中国医疗水平的信心有所增加。

  


近年来,线上保险服务快速发展。《报告》显示,保费越低,消费者越愿意采用线上渠道。近三分之一的调研对象仅能接受500元以内线上投保,选择500-1000元的调研对象占比为24%,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五成。


 

《报告》还显示,41.19%受访者表示,保费超过3000元时,必须通过代理人提供一对一服务才会投保。


 

看来大多数人价格敏感性较强。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报告还显示,在已购险人群中,95%通过代理人渠道购买,选择支付宝、微信等电商平台的仅占6%。

 

不同于过去消费者对代理人的不认可甚至“反感”,不少消费者表示,由于保险产品的特殊性、专业性和复杂性,与代理人一对一沟通最为高效。多数受访者表示,获取保险信息时会优先询问保险专业人士,然后才在互联网搜索产品信息。尤其是在售后服务环节,与代理人沟通仍是消费者与保险公司重要的互动方式。

  


在家庭中投保对象中,优先级顺序为本人>父母>配偶>子女。其中,82%的调研对象选择优先为父母投保,而优先为配偶投保的近75%。

 

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保险?

防止因病返贫是首要原因。


家庭保险的配置往往由女性负责,女性受访者的忧患意识、家庭意识更强,也更愿意比较、了解不同险种和产品的性价比和特色,在投保过程中的话语权更高。

 

她们在考虑家庭成员保险的配置时,觉得为所有成员分别购置不同的保险压力较大,希望市场上有更多以家庭为主体的保险产品可供购买。

 

最后,需要代理人朋友注意的是,婚育与否,是保险购置意向的分水岭,已婚有子女的家庭通常风险意识更强。在代理人拓客时,新婚及有生育计划的家庭值得关注哦。

 

本文图片来自《疫情后广东省保险消费调研报告》,由南方日报、南方城市智库、广东省保险协会、中国平安联合发布。


买保险 赞 (0)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