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今网络众筹在正在盛行,一些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但是保监会表示,消费者应该警惕这些互助组织,谨防他们以保险的名义骗钱。
保监会表示,上述“互助计划”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等领域,部分借助保险名义进行宣传,极易造成保险消费者将之与保险产品混淆。
据了解,“互助计划”与相互保险经营原理不同且经营主体不具备相互保险经营资质。大多数“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与保险产品存在本质差异,主要体现社会公益性质;相互保险则通过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遵循保险经营的等价有偿原理,财务稳定性具有充分保障。《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规定相互保险组织应当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目前保监会正积极稳妥推进相关工作,但尚未批准筹建新的相互保险组织。
保监会提醒,部分机构、网站或个人将虚设的“互助计划”包装成相互保险在互联网、微博、微信平台销售,采用低门槛、先收费、无服务的形式,可能诱发诈骗行为,由于传播速度较快,收费金额较小,容易给广大保险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提示:保险行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不法分子的目光,他们利用“互助计划”的名义,对广大消费者实施诈骗。由于这种行为的收费金额较小,所以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开来,消费者在日后应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