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整顿的消息一出,各界对保险行业颇为关注,如今,宏观环境、国际环境、经济结构和经济基础都在发生改变。在这样大的转型时期,保险业虽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也会有很多发展机遇。12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2012中国保险业年度峰会上保险行业领导发表讲话,并对保险行业未来充满期待。
正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关于中国保险业如何转型发展,自此成为各方关注焦点。与会的中国保险业协会会长金坚强表示,中国保险业粗放发展的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仍停留在跑马圈地,以保费论英雄,以市场份额论英雄的时代。而寿险业中,分红保险在人身险中的占比程度曾一度高达80%。而在财险方面上也是医险、车险独大。其中车险占财险业务的70%以上,而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拒灾保险、农业保险、信用保险、责任保险等方面保障非常不足。金坚强指出,在该领域,专业、专属的自保公司,已经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方式。全球专业质保公司的数量已超过5000家,年度保费规模达到的500亿美金。美国前五百强企业中有近9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保公司,业务占美国工商企业财产保险近三成的份额。中国市场与之相比也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亟待改善。
中国保险业协会会长金坚强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保险业的调整转型应积极发展信用保险。金坚强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贸易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的增加将引起信用保险需求的增加,为此保险业应积极研究信用保险服务,提供符合企业需求的信用保险产品。中国保险业下阶段的结构调整方面应注意:促进财产保险结构升级,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发展信用保险和责任保险;在寿险方面积极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补充作用,建立农村的互助养老市场;积极发展再保险市场,实现再保与直保的协调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承惠亦表示,中国信用保险业,尤其是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保险,空间巨大。张承惠指出,中国目前主要存在两大类担保,一是融资类的担保,由省政府统一批准,是一个相对规范的担保队伍;此外,还有一个挂着担保的名,但没有获得融资性担保资质的队伍,两支队伍的管理情况都有待改善。按照国际经验,信用担保业务多为政府或商业保险公司来运转,不存在中国如此庞大的担保公司队伍。未来保险公司的产品创新应更多地围绕信用保险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金融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设立存款保险制度,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按照国际经验,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设立一个专门的保险机构来运营。但由于存款保险有一定的额度,在此基础上应该鼓励保险公司发展信用保险业务,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考虑到中国的储蓄率,未来信用保险业务空间较大。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迎春表示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必须坚持以服务为本,以客户为重。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手段,以维护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科学的保险服务和评价体系;从而取信于消费者和社会,另一方面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为中心,努力开发客户需求迫切,满意度高的产品,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李培育表示再保险的定位优势使其成为提升巨灾风险管理技术重要的推动力。由于再保险分散风险定位的特征,完整和标准化的数据基础上产生一种科学的合理评价的巨灾风险,厘订再保险价格的内在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巨灾模型技术需求是应运而生的,发展到后来,国际上的巨灾模型技术普遍被纳入到企业承保、再保险、战略发展决策的整个过程。巨灾模型技术的使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一种基石。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