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制度是我国为保障低收入者生活而制定的政策。不同地区的低保制度都是与本地的经济水平相挂钩的,因此在低保救助水平上都会有不同的差别。一些人以为低保制度只会提供一些福利和金钱,其实,低保制度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社会救助。例如低保住院报销,这也是最近很多低保用户急于了解的问题。低保住院报销措施更好的解决了低保用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低保住院报销高比例 治病不在困难
我国低保制度是通行全国的,但不同的地区在低保制度上也会存有差异。一般而言,各地的低保住院报销都是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依照各自参加的医疗保险进行报销,保险报销余下部分可申请医疗救助。有些地区的报销比例为60%。其中,无业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原额度均为60%。这样,这部分人员将可报销84%。此外,多数地区的低保人员,住院报销是不设起付线的。例如,低保人员、城镇无业居民住院花费1万元,按照他所参加的无业居民医保政策,住院报销比例为60%,即可先由医保报销6000元。自付部分4000元可申请临时医疗救助,再报销60%,即再报销2400元。结算下来,1万元的医疗费用可报销8400元。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地区的低保住院报销都是一样的。不同地区在报销比例上都会有些许的差异。
低保住院报销申请程序
根据我国低保政策规定,申请低保住院报销需要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居民应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到户籍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请享受相关救助,并出具户口簿、收入证明等材料。社区或居委会经办人员协助对申请对象资格作初审、评议、公示等,此后街道、乡镇社保所负责对申请对象入户调查、审核资格等。最后,区县民政局对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家庭,应当在接到审批材料30日之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在30日之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农村低保住院报销 利农惠农的政策
“三农”政策一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低保进农村便是体现利农惠农这一方针的有利措施。与城镇低保政策相同,不同地区对于农村低保户救助也是有差异的,这主要与当地的经济水平相联系。例如,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农村低保将实行分类救助的办法对于不同级别的低保用户采取不同等级的救助方法。在北京地区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第二类,因患病等原因暂时丧失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对象。第三类,60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原国民党人员等传统民政救济对象,以及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70岁以上老年人或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