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改革再次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集聚到一个临爆点上,亟待寻出一条出口释放人民心中的怒气、怨气,满足人民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期待。事关每一个人晚年幸福生活的养老保险一直以来倍受人民诟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过度“难产”,过度消费着人们群众的期望。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重在“破双轨”
刚刚进入2014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今后养老保险领域的改革重点在于坚持统账结合的制度结构,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职业养老金相结合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模式的雏形。2014年养老保险制度的重点在于结束“双轨制”。
此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工作会议暨优质服务窗口表彰大会上表示,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双轨制”、“待遇差”问题,避免制度的“碎片化”趋势,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助公平
前段时间一则“中国养老金占工资比重连降9年,跌破国际警戒线”的新闻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然而,“拔出萝卜带出泥”,原来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一直在走下坡路,而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的养老金替代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80%至90%的高水平。
按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教授褚福灵的计算,1995年至2002年中国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的养老金替代率居高不下,总体维持在92%-107%水平。由此看来,企业退休职工在此次养老金替代率中再次“被平均”,又一次上演了机关单位和企业单位人员双重养老金制度的大戏。
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更深层次来讲,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纵观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等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确有所倚高,毕竟当前各国都采用精英治国的理念,但是像中国这样过分偏高的情况并不多见。
另外,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其本质是为了追求公平。而最公平的情况便是全民都被一项制度覆盖。为此,希望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能够尽早出台,以便实现更大范围的公平。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