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脚踝受到反复力的刺激就会导致脚踝骨折,部位多是在承受身体重量和一些经常受肌肉力量反复作用于骨骼。究竟脚踝骨折该怎么办呢?下面本文就向大家介绍相关知识。
脚踝骨折的症状有哪些
脚踝骨折的症状会在病症开始的二到三周内逐渐地显现出来,它与其它因过度使用所造成的慢性伤害症状不同,脚踝骨折的症状多停留在同一部位且疼痛较明显,患者长时间或剧烈运动后通常出现前足疼痛,休息数秒钟后可消失,在随后的训练中,疼痛的发生越来越早,也会越来越重,以致不能进行运动,触及肿胀部位可引起疼痛,甚至躺在床上都会有疼痛感。在患病早期,X线检查通常无法显示骨折,故容易漏诊或误诊,需要在两周后复查拍片,CT检查可以直观的显示骨折的位置与范围,同时对于伤后的随访也具有重要价值。
脚踝骨折该怎么办呢
那么,脚踝骨折该怎么办呢?其实只要断骨对位良好,没有移位错位,直接上夹板外固定就可以,不必手术开刀固定,如果断骨有错位,而且手法无法复位的情况下,只能手术开刀固定了。不管是夹板外固定还是手术内固定,起到的作用只是让断开的骨头对位在一起,对骨头的生长没有促进作用(有些人手术固定半年、一年断骨都未能愈合,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骨折,光固定就更难愈合),要想断骨更快生长愈合,光固定是远远不够的,在断骨固定好后,仍需积极的治疗,用药物来促进骨痂生长愈合才是最重要的。在断骨固定好后,建议选用能促进骨痂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的中药外敷治疗,一般早期二个月内的踝骨骨折用药5至7天疼痛可基本消除,15天可拆下夹板,全程治疗在40天左右可基本康复。
此外,在脚踝骨折后也要定时做康复训练,去除外固定后,加强踝关节伸曲,内外翻活动度,进行蹬空曾力,床缘屈膝等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其次,患者可以扶拐不负重行走2-4周后轻负重练步适应后改全足着地,平地负重行走,直到弃拐,每日2次,每次15分钟。患者大约从发病8-12周的时间就可以站立屈膝背伸,扶栏下蹲,斜坡练习走步,上下楼等活动了,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另外,患者在脚踝骨折后也可以配合中药熏洗和借助器械进行训练,对于不稳定的踝部骨折,如后踝骨折,三踝骨折最好推迟一周再锻炼。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