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人为了避免发生大病,都会争取年年体检。然而“年年体检正常,却还是得了癌”的事件依旧时有发生,让大家对体检的作用开始生疑。那到底为什么年年体检还会得癌症呢?真相原来是在这里。
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还是会得癌症?
首先要清楚,大部分人所参加的体检,如公司一年一度安排的健康体检,属于常规体检。
常规体检可以帮助了解身体基本情况,发现慢性病或慢性病早期,及时干预身体异常的指标,防止不良后果发生。但常规体检一般不含癌症筛查项目,且体检设备往往难以发现早期肿瘤,检测率低。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年年体检,却依旧没法发现癌症的原因。
做什么体检才能及时发现癌症?
常规体检无法准确查出癌的蛛丝马迹,很多人肯定很好奇该怎么做才能及时发现癌症。答案就是——防癌体检。比如对于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高发癌症,我国已具备较成熟的防癌体检技术。
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进行防癌体检?
一般来说,健康的普通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每年都可做防癌体检。而如果是年龄在40岁以上或者癌症发生的高危人群,则更要有针对性、定期地进行防癌体检。
年龄大于40岁:根据2017年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组织专家撰写的《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如果年龄大于40岁,就可以进入防癌体检的范畴。但有两项除外,乳腺癌在我国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上就是高危人群了;而女性超过21岁就要提防宫颈癌。
特定癌症的高危人群:例如,有20年烟龄、20岁前开始吸烟、每天吸烟20支以上、肿瘤家族史、从事煤炭、铁矿、化工相关职业等是患肺癌高危人群;长期有消化道疼痛或不适、以及家族中有食道癌、胃癌家人的人则往往是食道癌或胃癌的高危人群......癌症高危人群都需定期做防癌检查。
对于防癌体检,还需要有哪些正确认知?
做一次防癌体检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做一次防癌体检没有测出肿瘤,只是反映目前的身体状况,并不代表以后不得癌。
不同类型的肿瘤,隔多久筛查一次也有讲究,需根据自身情况做个性化选择。如乙肝患者建议每半年做一次防肝癌检查;21-29岁的女性,推荐每3年做一次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或TCT检查);而有癌前病变症状的人则应更频繁,三个月查一次。具体以专业医生建议为准。
除了定期体检以外,还需做好保险保障
定期体检只是做好预防作用,有的时候疾病的发生是非常突然的,受到外界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即使刚体检没多久,也有可能发生疾病。
因此,除了要定期体检以外,最好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提早给自己买一份保险保障,因为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买保险,不会被保险公司加保费,也不怕被保险公司拒保,还可以省去体检的流程,手续简单。最重要的是,有多家保险公司可以选择。
重疾险跟医疗险都是可以保障疾病的,重疾险最大的特点是确诊即给付——只要确诊患有合同上的某种疾病,保险公司将会根据合同上的保额来赔偿保险金;而医疗险则是实报实销型,花多少报多少。两者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无论是事前预防还是事后保障,都非常重要,因此,定期体检以及保险保障都不可少,也希望大家都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患病几率。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