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行,国务院同时废止。对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以往由规定,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的其他案件的赔偿项目和标准也是参照计算。
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区分标准;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项目的赔偿标准;三、道路交通事故财产赔偿金额的赔偿标准。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人均收入 伤残系数 赔偿年限
2、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 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误工月收入 误工时间
8、护理费=交通事故发生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 护理天数
9、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 20年
10、此外,还有交通费、住宿费、直接财产损失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参与道路交通事故诉讼过程,也是公司、机动车事主、事故受害人、法官之间的博弈作为保险公司,力争在合法的尺度内将赔偿额降低至最少;作为事故受害人,力争在最大额度内请求法院判令保险公司、责任方赔偿最大金额;被告方司机,力争将自己责任减少到最小范围。但审理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各方主张、证据及法律适用的综合结果。
出现交通事故后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报案。出了交通事故除了向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外,还要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一方面让保险公司知道出了交通事故,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保险公司咨询如何处理、保护现场,保险公司会教车友如何向对方索要事故证明等。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