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晚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各大银行为了回笼资金,把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推到高点,但今年揽储情况并不乐观,不仅有银行与银行之间竞争揽储,还有互联网金融的“搅局”。
正是销售旺季 较高收益、较低风险吸引市民
年底,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疯涨,大型国有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达到5.8%左右,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在6.5%以上的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超过7%。此外,记者在对比多家银行出售的理财产品发现,银行年底推出高收益理财产品大部分虽定位为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但平均风险评级为二级,多为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银行存款等资金投向。较高收益、较低风险,吸引了很多市民。
“如果要买理财产品,最好每天上午10点以前来网点购买。”中国某营业点个人业务顾问蒋女士表示,现在正是银行销售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旺季,建行的理财产品每天都是在网上统一发售,很快就被抢光了,要是市民有购买需求,必须提前咨询、提早购买。
效果不好估计 因银行竞争+互联网金融“搅局”
“近期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已经达到了最高峰,销售情况还不错。但是据我所知,各银行销售情况并未好于去年同期,甚至还差一些,揽储的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估计。”一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向记者透露。在他看来,银行与银行之间竞争揽储,还有互联网金融前来“搅局”,让各大银行受到了夹击。银行的实际揽储情况,还要看春节前期会不会有所上升。
实际上,随着互联网巨头联手基金公司推出理财产品之后,互联网金融集体爆发。去年6月13日上线的余额宝,仅用一个月时间,资产规模竟超过了100亿元,年化预期收益率均在6%以上;12月25日,网易推出“添金计划”,这款理财计划年化预期收益率均在8%。
买保险就赶紧登录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吧,惊喜多多!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