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跌停被夸大
11月底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连续多日触及跌停,加剧人们对热钱出逃的揣测。“主要还是美欧经济不景气,他们急需从中国抽出资金回国自救。”高级金融理财师黄胜德说,用一种比较通俗的说法来讲,也就是欧美热钱在流出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想持有美元,由此导致人民币汇率连续几天触及跌停。
但他认为,这种汇率的波动,其实就像股市的上涨下跌一样,没必要过多地担忧,也许过不了一段时间,又会从跌停转到涨停。
国际金融理财师凌锋认为,首先,我国政府不断地对国内经济进行调整,还采取了货币紧缩政策,坚持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包括整顿温州事件等一系列措施,外界短期内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信心的下滑;其次,国外不少投资者认为中国CPI指数一直居高不下,是因为经济产生了泡沫,需要抽离资金规避这种泡沫经济,等待泡沫被挤出后再回来寻找投资机会。这些都是造成人民币汇率此轮下跌的原因。
据银行业内人士介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日只能在中间价的上下0.5%范围内波动,因此一旦触及下限便可视为跌停。但从实际上来看,这种跌幅并不大,对于普通市民或者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影响程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只是一种被夸大的跌停。
另外,这种跌停主要表现在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上面,也就是在香港等地交易用美元购买人民币的话,汇率会有一定的波动。至于境内的人民币中间价,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居民的财产也不会存在贬值的说法。
“美元需求旺盛,人民币中间价定得太高,就很容易触及跌停。一方面,临近年底企业购汇需求上升,一方面境内外汇率价差持续,一些在境外有子公司的大企业在内地买美元,在香港市场卖美元进行套利。当然也不排除投机性资本在流出。”某股份制银行的外汇交易员说。
太平洋保险在线商城()期待您的光临!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