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工作人员引导您购买理财产品后,只让您签字就行,其他的会有工作人员代填,针对这样的情况,消费者就要注意了。
案例:广州白领郭小姐每个月都要将工资存为一年期定存。在今年春节前,郭小姐经过销售人员的推荐,将原本打算存入银行的1万元,购买了一款理财产品,按照销售人员的说法,一年后可以领取本金和利息。郭小姐在一位刘姓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两张单据上签了字,单据上的其他内容,均由工作人员代替郭小姐填写。
提示:在消费者购买理财产品时,销售人员也只能花几分钟大概介绍一下产品,消费者往往也本能地在一堆来不及看清的材料上签字了事。基于此,理赔时就有可能出现一些你认为应当赔,但保险公司不一定赔的情形。尤其是,在不了解保险条款的情况下随意签字,或让他人代为抄录投保提示语句,一旦引起保险纠纷,这都将成为维权过程中的不利证据。
除此之外,投保人一定要合同上写明自己的详细资料,如电话、住址等,如果不填写很可能由销售人员代为填写,无法保证能够享受到售后服务。
提示:投保不是小事,消费者一定要理智慎重,尤其是要注意销售人员可能会给您带来的任何销售陷阱。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