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新人身意外险理赔范围扩大 意外险将涨价

loadingloading
[提要]2014年1月1日起,新版《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正式实施,意外伤残保障范围也随之扩大。关于此前新版意外险将涨价的说法,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保障范围扩大,提高意外险的基准费

  2014年1月1日起,新版《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正式实施,意外伤残保障范围也随之扩大。关于此前新版意外险将涨价的说法,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因为保障范围扩大,提高意外险的基准费率是必然的,不过涨幅有限。

  ■标准扩大

  赔偿范围增至281项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阳法院曾向保监会发过一份司法建议,表示在对近3年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案件调研中,发现原标准规定简单、滞后,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今年6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法医学会联合制定的新版《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发布,已沿用14年之久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自2014年1月1日起被正式废止。

  公开信息显示,新标准对人身保险残疾覆盖门类、条目和等级进行了“扩容”。在条目描述方面,新标准删除了原标准中无明确医学界定的模糊描述,明确增加了智力功能障碍、植物状态等残疾状态;在残疾等级设置方面,新标准由原来的7个等级34项增至10个等级281项,特别是新增加了原标准未包括的8至10级的轻度伤残保障100余项。

  某大型险企核保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之前小孩股骨骨折就不在理赔范围内,新标准实施后,再有这样的情况是需要赔付的;还有如果按照之前的标准,手部只有手指缺失等情况下才能得到理赔,但新标准实施后,如果是手骨骨折后导致功能性障碍也在理赔范围内。”简言之,此前购买意外险的消费者发生意外后,不在理赔范围的情况将大大降低。

  ■价格上涨

  部分产品或涨25%左右

  记者从北京几大保险公司了解到,在此之前,保监会已向各保险公司下发通知废止旧版《比例表》。由于意外险伤残赔付的比例及赔付范围发生了变化,各家保险公司意外险保险产品也随即升级改造,保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某保险公司北京公司负责人坦言,新标准扩大伤残范围,必将造成保险公司理赔成本上升。各公司经营管理和市场策略方面有差异,产品所分摊的管理成本不同,新版意外险价格将由市场决定。若新款意外险完全沿用以往的策略、渠道、定位等,提价是必然的。

  不过也有保险业人士认为,短期健康和意外险在人身险新单保费中占比甚至不足一成,其产品主要销售方式是网销或电销渠道,渠道销售成本较低,即便涨价,幅度也很有限。预计短期型意外险产品价格变化有限,长期产品将略有上涨。

  有保险公司人员举例称,以保险期限为一年、保险金额10万的意外险为例,旧版保费为140元,新版的保费则为200元,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约在25%左右。

  而在此之前,廉价的意外险常常作为“赠品”送给保险客户,随着价格、理赔等成本变化,今后保险公司可能不会再免费赠送意外险。

  ■相关

  新旧标准过渡期短

  据了解,保险公司相关部门2013年下半年开始根据新标准制定新款意外险产品,大部分新品选择在2014年元旦上市,也有保险公司在“限期”前推出新产品。

  对于已经投保了旧版意外险的消费者,多家保险公司理赔人员表示,将按照具体签订的保单条款为准。由于意外险保单多是一年期的,因此新旧标准之间过渡期应该不会持续太久。

  此外,还有保险公司借新版意外险标准出台之际,出面揽客。例如新华人寿就表示,针对购买过含有续保条款的一年期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的消费者,如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续保,保单仍维持原保费,同时按新标准保障。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