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六部委联合发文推行大病保险制度。如今,一年已经过去,在“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的原则之下,政府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新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年以来,各部委积极主导并推进大病保险制度建设,保险业更是如此。
就在大病保险新政发布不久,2012年9月19日,中国保监会召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会,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全面部署保险业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此后,保监会先后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问题解答第14号: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低资本》《保险公司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引导保险公司科学评估大病保险风险,规范保险公司经营大病保险行为。此外,首批赋予34家市场主体经营资质,并减免了保险公司经营大病保险业务的监管费。上述种种,为保险公司经营大病保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市场主体参与大病保险的热情高涨,从各地招投标现场激烈程度可见一斑。其中,“中”字头企业更有竞争优势。在大病保险新政颁布之前,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医保业务已经形成了湛江模式、太仓模式、新乡模式、江阴模式、襄阳模式、楚雄模式等数十个经典模式,各家公司利用经验、技术优势,积极参与社会管理。
一年以来,大病保险积极有序推进。但必须看到,在与政府部门合作中,商业保险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市场主体之间竞争激烈,或多或少影响着保险公司实现“保本微利”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病保险的可持续经营。
一方面,从目前大病保险试点地区来看,大病保险实施方案中多对“保本微利”的原则给予明确规定,但大多数地方把保险公司的费用率与利润率之和控制在2%-4%范围之内,保险公司几乎无利可言;也有少数地区风险调节机制缺乏弹性,对保险公司可能出现的亏损,政府没有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有的地方无法提供既往基本医疗的数据,商业保险公司无法进行精算定价;还有的地方在招标方案中,对保险公司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其结果是,有的地区一度出现流标。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