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炒停售”效果有限 5月三大保险巨头保费一改低迷

loadingloading
[提要]三大上市保险公司日前相继披露了5月份保费数据,中国太保、中国平安5月单月寿险保费开始止跌企稳,尤其太保寿险5月保费环比增幅超过10%,一改2月份以来的低迷态势。今年以来,高通胀

 三大上市保险公司日前相继披露了5月份保费数据,中国太保、中国平安5月单月寿险保费开始止跌企稳,尤其太保寿险5月保费环比增幅超过10%,一改2月份以来的低迷态势。

    今年以来,高通胀背景催生了多款“快速返还型”(简称“快返型”)寿险产品的问世,保监会已就此向业内征集有关限制“快返型”产品的意见,首次生存保险金的给付或“不得早于保单生效后3年”。恰在5月中旬,保监会公布了《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保险公司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名义进行宣传炒作及销售误导。监管新规能否限制“炒停售”行为?炒作销售对保费的刺激作用有多大?均为业内所关注。     5月保费一改低迷     新会计准则下,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5月单月实现保费83.7亿元,较4月单月保费环比增长2.5%,月度保费止跌企稳。     中国人寿公告显示,新会计准则下,5月单月实现保费收入211亿元,较4月单月保费环比下降5.8%,环比降幅明显收窄。     相比之下,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5月单月保费实现了环比两位数的增长,增幅居三家公司之首。公告显示,新会计准则下,中国太保5月单月实现寿险保费74亿元,较4月单月保费环比增长10.4%。     “5月份太保迎接20周年司庆,新老客户的"深挖活动"收效显著,且今年以来聚焦营销以提升新业务价值贡献的转型方针,落实有力,5月份的较高增长,大部分来源于此。”招商证券研报如是认为。     由于银保新规、银行揽储压力、加息等因素的影响,三大上市公司银保业务仍然处在低迷状态,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和同业相比,中国人寿的品牌、规模效应相对明显,银保渠道受到的负影响较小,但5月份仍然出现大幅下跌,无论是银保新单,还是银保期缴,都出现30%左右的负增长。”申银万国报告预期,随保费基数的下降和银行揽储压力的减轻,下半年银保保费增速将会出现明显回升。     新业务普遍回升     值得庆幸的是,三大上市保险公司前5个月的新单保费普遍回升,且个险保单的缴费期限更加注重长期性,这将有助于提升保单利润和新业务价值。     自2011年的保费增长策略定位于“聚焦个险,聚焦期缴”后,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被市场看好。申银万国预期,太保寿险未来3年的新业务价值将维持每年增长20%的目标,具体分解为营销员数量10%的增长,以及10%的个人产能增长。     “今年前5个月,太保寿险累计个险新单保费实现了35%以上的增长,好于同业。”申银万国报告显示,太保寿险1月份个险新单保费增长了47%,之后增速略有下降,但在5月份实现了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秉持“重价值、轻保费”经营策略的中国人寿,今年以来个险新单保费同样实现了迅速增长。招商证券预期,在此经营策略下,中国人寿首年期缴保费增速会大大超越总保费增速。     “开门红完成之后,中国人寿在四五月份注重价值增长而非保费规模,主动调整了产品期限和结构,主要销售5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保单,这将提升保单利润率。”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认为。     “就平安寿险而言,今年前两个月个险新单保费出现了负增长,但随保费基数的下降及销售策略的转变,3月份个险新单出现了大幅增长,导致一季度个险新单增长速度转正。” 申银万国预期,四五月份,平安人寿个险新单保费增速明显提升,预计前5个月累计增长18%左右,2011年上半年,其新业务价值增幅或在10%~15%的区间。     “炒停售”效果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通胀背景下,为满足一部分消费者希望快速返利、尽快获利的心态,多家寿险公司根据自身的投资能力,先后推出了以快速返还为主要特征的“快返型”产品。如中国人寿4月份推出以“快速返还+递增领取”为特色的“福满一生”分红险,泰康人寿、新华人寿、民生人寿等公司也相继推出这类产品。相关统计显示,新老“快返型”产品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寿险市场的半壁江山。     针对“快返型”产品的扎堆上市,保监会此前向业内征集关于限制该类产品的意见。据悉,其中首次生存保险金的给付时间,或要求“不得早于保单生效后3年”。业内预期,大部分寿险公司需要停售老产品,“停售潮”在所难免。     5月中旬,保监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加强对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使用情况的管理,不得以停止使用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的名义进行宣传炒作及销售误导,并将针对这种“炒停售”行为制订明确的处罚规定。     一方面“快返型”老产品可能出现“停售潮”,一方面保险公司惯用的“炒停售”手段将被禁止,可能出现的“停售潮”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刺激销售业绩?     “考虑到新规会有一定的缓冲期,我们认为该产品在年内会有类似"停售效应"的推广效果。” 针对中国人寿推出的“福满一生”分红险,招商证券如是认为。     但有不同意见指出,所谓的“停售效应”,效果有限,毕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会仅仅因为停售因素来决定自身的购买行为。     “目前监管部门有意限制这一炒作销售行为,但营销员数量庞大,销售行为难以实现有效的现场监管,因此在消费者不完全知情的情况下,监管新规的可操作性十分关键。”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院长王稳教授认为,保险业存在两大痼疾,一是销售误导,二是理赔难,一旦监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关键还在于保险公司严格抓落实,切实保护消费者利益,恪守正确的经营导向。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