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民岳海棠今年4月就满50岁了,她本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始享受养老保险,但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却因档案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小一岁,只能再等一年。 岳海棠现在在一家单位食堂干临时工。她1995年离开一家企业后,就开始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档案放在“ 西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管理。按相关规定,女性缴纳企业养老保险金年满50岁后,便可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岳海棠今年4月1日就到50岁,“西安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2007年年底给她打电话,“让我带上证件,为享受保险去办理手续。” 1月11日上午,岳海棠带着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前去办理,工作人员在查阅她的档案时,发现档案中招工表填写的出生日期为1959年,比身份证和户口本填写的出生年月1958年年轻一岁,“工作人员告诉我要以档案为准,不能通融,”岳海棠说,“这样我就要到明年才能领取养老保险,不仅晚领取一年,还要多交一年费用。” 对此,西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一工作人员解释,像岳海棠这样身份证与档案不符的状况并不少见,“有些人档案中,甚至会出现几个不同的年龄。”工作人员介绍,为档案与身份证年龄不符问题,西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专门在1999年下发文件,规定“对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身份证与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而两者一旦出现矛盾,“以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主。”
更多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知识,请关注中民保险网专题页面。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