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进军保险领域,其中不少“不幸者”被拒之门外。据有关数据显示,自去年2月以来已有3家申请筹建的险企包括近日的科畅财险,都胎死腹中,主要原因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
保监会批文显示,科畅财险由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苏州正和投资公司、苏州科技城、中核苏阀科技、胜利精密苏州金堰投资、苏州旭光聚合物和鱼跃医疗等8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总观出资方,多为投资型、科技型和医疗型,其中胜利精密和鱼跃医疗均为上市公司。
而云集苏州多家地方财团的科畅财险却因股东经营不佳被拒之门外。保监会表示,截至2013年末,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净资产与对外长期股权投资的差额无法覆盖本次出资额。此外,苏州高新创业投资集团2011年母公司亏损;发起人苏州鱼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亏损,截至2013年末留存收益为负。
这些公司经营不佳,并不符合监管关于险企股东的规定。据了解,《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境内企业法人向保险公司投资入股,应当财务状况良好稳定且有盈利。而持有保险公司股权15%以上,或者不足15%但直接或者间接控制该保险公司的主要股东,还应当具有持续出资能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净资产不低于2亿元等。申请筹建科畅财险的多家股东显然并不达标。一位分析人士指出,科畅财险本来打算细划市场,做专业科技保险。
事实上,科畅财险并非首家因股东经营不佳被监管拒绝的险企。去年2月初,保监会否决两家公司的成立,其中天伦人寿拟由苏宁电器、芜湖建设等公司筹建,而国开财险拟由成都国腾电子、华纳中国投资等筹建。芜湖运泰汽车运输集团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已经超过净资产;国腾电子和瑞德创业本级报表的净资产均不足2亿元。
除了考察股东的持续出资能力外,所筹建险企的商业模式也是监管所考虑的。保监会就表示,从科畅财险的经营发展规划等材料看,没有论证形成系统可行的商业模式,未对科技财险的范畴做出较清晰的界定,有关业务和盈利指标测算不准确。
提示:此次云集多家财团的科畅财险被保监会拒之门外,主要原因是其公司经营不佳,且多项指标并不符合监管管关于险企股东的规定。由此可见,公司经营状况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