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市场经济信号总是亮起红灯,一些投资者便把分红险作为银行储蓄的替代品,认为分红险可以在保证固定保额满期返还的基础上,由保险公司集中庞大保险资金进行投资理财,能够实现保值增值。那事实是否如此呢?保险专家众说纷纭。
“投资者不能将分红险作为储蓄替代品。”平安保险专家说,目前,部分银行获准代售保险理财产品,但并不代表该产品就是银行发售的。产品本身和银行并没有太大关系,银行作为第三方,只是为客户和保险公司之间提供一个平台。客户在购买理财产品时需认清,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不同,一旦购买,就有一定的期限,在约定的保期内退保取款,造成的损失由客户承担。
业内人士介绍,分红保险当初是为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风险的变化而产生的。其主要优点在于它和传统非分红保险一样具有确定的利益保证以外,还可以参与分红产品的盈余分配,分享保险公司分红保险的经营成果。投资者选择分红险,其初衷除了保障功能以外,分红收益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保险专家说,分红险大都与生存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保障型产品连在一起,其投资收益不确定,如果保险公司经营状况不好,投资收益率会低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而分红险的红利主要来源于死差、费差和投资带来的利差。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保险公司会将分红险账户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客户。但是,如果没有盈余,分红险也就没有红利可分。因此,分红险不能承诺保底收益,保障为先,分红为次。通常情况下,投保人通过分红可以实现浮动收益。
在实践购买的时候,又有广大市民开始迷惑,面对保险市场的大肆宣传,哪种才合适呢?
很多消费者在投保时一听说有很高的回报,就匆匆投保分红险,这是不理性的投保行为。现今,我国大多数居民还处于缺少保障类保险产品的现状。在选择保险产品时,首先应该以保障为先,在健康和医疗保障充足的情况下才去考虑分红型的产品, 否则客户一旦因为健康原因或发生意外风险, 导致收入下降, 缴纳分红险产品续期保费能力出现困难,则得不偿失。因此,投保人应该是在获得充分保障的基础上选择购买分红险,切不可为追求红利而购买保险。
与传统寿险的定值给付不同,分红保险的利益是变动的。公司每年向客户派发红利不是定值,而是随保险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而波动。客户未来获得红利的多少,取决于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能力的强弱。因此,客户在选择购买时,应该在认真了解产品本身的保险责任、费用水平等的基础上,选择实力强大的保险公司。一要看保险公司的实力。实力雄厚的保险公司在资源上往往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二要看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包括保险公司投资业绩、品牌形象等。
在选择分红保险时,保险专家说,分红保险一般分为投资和保障两类,投资型分红险的保障功能相对较弱,多数只提供人身死亡或者全残保障,不能附加各种健康险或重大疾病保障;保障型分红险产品与传统保险产品功能一致,侧重给予投保人提供灾害保障,分红只是附带功能。因此,侧重保障需求的人可选择一些保险期较长、保障功能较强的保障型分红险产品,而不应对短期的收益率看得过重;而收入稳定且短期内没有大笔开支计划的投保人,购买投资型分红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分红险逐渐受到青睐的同时,央行加息的大好消息对分红险显然又成为一种充斥,面对此类投资,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还需理性购买。
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人生不同阶段的需求,理性选择保险投资,须对保险产品有个较清楚的认识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理财顾问。
分红型保险期限都较长,流动性相对较差,投资者需要考虑自身资金的合理配置,以免中途退保而造成损失。
需要认识分红型保险虽然具有投资功能,但其仍然属于保险。现在,许多分红险在加大投资、增加抵御通胀功能的同时,降低了保障设置。因此,在关注投资功能和投资收益率外,更需要关心保障功能。还是要首先配齐最根本的保障性险种,如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等,理解保险的核心价值,回归理性化。
此外,分红型保险购买年龄区间较大,通常为0到55岁。分红型保险分得红利和取得返还金后,如果不是急需最好不领取,享受累积生息,这样时间越长收益越高。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