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已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中,人们的保险意识也逐渐增强,但大多数人对于保险知识也是略知一二,有些人在购买保险时往往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我们在买保险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的需求,明明白白购买保险。
在银行、邮政网点购买人身保险,应注意以下六方面事项:
购买之前核实
通过银行、邮政网点销售的人身保险产品,具有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部分产品还具有一定的投资理财功能。为避免将保险产品当作银行储蓄、理财产品,在购买之前应核实销售人员推荐的产品是否为保险产品。
阅读保险条款
不要将销售人员出示的保险产品广告等宣传资料视为保险合同。购买保险产品,销售人员应当提供保险条款。购买分红、投连、万能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还应当提供产品说明书和投保提示书。如果购买的保险产品包含死亡责任,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该项保险并认可保险金额。
投资风险难测
分红保险产品的红利分配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是不确定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风险,全部由客户承担,可能存在投资收益为负的情况。万能保险产品设有最低保证利率,但最低保证利率和每月公布的结算利率仅针对投资账户中的资金,不能和银行存款利率进行直接比较。
分清两个概念
在购买一年期以上人身保险产品时,缴费期间和保单期间是两个不同概念。缴费期间是指需要缴纳保费的时间,一般为1年、3年、5年甚至更长期;保单期间是指合同成立至合同满期的时间,在银行销售的产品通常为5年及以上,直至终身。缴费期满后,保险合同不一定期满,若投保人退保则会发生一定程度损失。
“犹豫期”有10天
在银行、邮政网点购买的一年期以上的人身保险产品,均有10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可以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超过犹豫期解除保险合同,客户可能会有一定损失。
配合做好回访
根据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犹豫期内向购买一年期以上保险产品的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如果电话回访了解到的情况和购买保险产品时销售人员介绍的情况不一致,应判断是否继续持有这份保险合同。若选择解除保险合同,应在接到客户回访电话之后尽快办理,以减少因解除合同可能带来的损失。
保险销售误导如何规避
消费者该如何辨别销售误导,首先在平时应多了解一些保险知识,加强自我教育。
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保险的渠道除了保险代理人销售外,还有其它很多销售模式,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就是其中的一种。根据2011年中国银监会出台的一项政策,保险公司不得驻点销售,只有商业银行持有保险代理从业资格证书的银行销售人员才能销售保险产品。商业银行只是销售保险的一个渠道,后续的保险服务却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因此,在这里要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在保单上留下本人真实有效的电话和地址,以便于保险公司能够做好后续的电话回访以及提供投保人应该享受的保险服务。
同时,为维护投保人的利益,投保人在购买保险产品之后,在十个工作日内可以慎重考虑自己是不是需要这款产品,是不是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支付保费。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保险犹豫期”,需要注意的是犹豫期的起算时间,应该从投保人收到保险合同并签回执单之后开始算起,而不是从签署投保单时间算起。如果在犹豫期之内投保人提出退保,保险公司会扣除一点工本费,然后全额退还投保人缴纳的保费。
考虑全面再投保
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首先要看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的品牌、公司的特色在哪里。其次要看这家公司的产品是否符合你的需求。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一定能满足你的保险需求。最后还要考虑公司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如何,是否符合你所要求的标准。
那么,在选择好了公司后,下面就要考虑你所处的年龄段和保险需求。首先,客户需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情况(年龄、收入、家庭结构等)来规划。例如:年轻时(20-30岁)可选择纯保障兼顾储蓄保值型产品,让自己逐渐养成储蓄的习惯;成熟时(30-40岁)选择理财兼顾意外风险保障型产品,实现钱生钱合理理财;年长时(40-50岁)选择养老兼顾重大疾病型产品,以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依。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