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购保险这件事上,建议大家要多问多看,谨慎行事。很多人搞不懂保单的条款内容。
但是,搞清楚保险合同的内容又很重要,如果后期你觉得自己买错了、被坑了,排除保险销售恶意欺骗误导,就很有可能与你投保时没把握好关键细节有关。因此,真不建议稀里糊涂把字给签了。
今天,就为大家做了个总结:从投保前到拿到保单后要注意的事儿,帮助大家理性投保。
1.投保前
所谓“投保前”,是指我们已有初步购买意向,开始接触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了解产品,在筛选、比较的阶段了。
此时要注意什么?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确认你接触的是正规公司的正规销售推荐的正规产品。很多人对此不太在意,但陷阱也往往埋伏在这里。
1.核实保险公司
截至2016年末,全国共有保险机构203家,我们不可能熟悉每家的情况,这就给骗子恶意冒充提供了空间。比如山寨电话车险,骗子会虚拟一个和保险公司呼出号码相似的号,然后冒充保险公司,以电话车险的名义销售保单。如果未经核实就投保,很可能到出险时,才知道买了假保单。
而要核实保险公司是否正规,途径其实非常多:
1.电销保险:可回拨确认,或拨打保险公司固定投保热线确认
2.其他保险:可登录保监会官网查询保险机构,或通过保险公司网站、APP、官方微信号等了解情况,登录保监会可查询保险机构备案情况。
2.核实代理人身份
很多人是通过代理人或经纪人购买保险,要识别你的代理人是否靠谱,首要就是核实其真实身份,你可以要求他出示有效工作证件和身份证,问清其代理期限,再打电话到保险公司询问查证。
3.核实险种特性
即弄清楚你究竟买的是什么保险?这个似乎不容易出错?比如意外险:很多人只知道意外险是对各种意外进行保障,不清楚它其实分两种:意外伤害险和意外医疗险。听着都是意外险,但赔付时差别很大。前者的保障责任主要是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后者则保障因意外事故产生的门诊、急诊、住院医疗费用。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另一个易被忽略的细节是:某些产品只保意外全残,而非意外伤残,非常的不划算,要注意避开。
4.投保渠道
目前国内投保有6大渠道:保险代理人、银行保险、团体保险、经纪代理、电话销售及互联网保险。
各渠道所售产品并不同,即使是同一产品,不同渠道的价格也不同,线上的会更便宜。
有人还担心理赔,认为“线上理赔无人负责,线下有代理人帮忙理赔。”这完全是误解。事实上,线下理赔屡有违规,保险公司才对理赔环节严格把关控制风险;而线上保险同样可咨询专业人士,完成基础理赔手续。
2.投保中
进入签订保险合同的阶段,说明你对产品本身已没多少疑问。
但由于很多关键环节,包括保额、保费、缴费期、保障期、保障责任、除外责任等都在这个阶段确定,同样不能大意。
1.如实填报个人信息
填写保单时要注意的情况:个人信息:包括身份证、职业类别、投保人、被保险人年龄、健康状况等要如实填报。若没有如实填写,可能导致出险时无法获得赔付。
健康告知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这里简单说说。由于我国保险业是采用“询问告知”的方式,因此我们建议:只要是保险公司问到的内容,都应该如实回答。没有询问的,即使知道自己某个指标存在异常,也无需告知,不用担心后续理赔。如果你无法确定自己的问题是否影响承保,代理人也没办法给出专业意见,建议你还是如实告知。让保险公司来做决定。
2.投保内容
如今保险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适应投保人不同需求,不同保险公司,会设计不同的产品;即便是同一家保险公司,同一款产品,也会提供多个保障档次,或不断进行完善升级。
大家投保时,应重点留意险种名称、保额、保费、期限等关键内容,并且你有权就存在疑问的地方让业务员讲解清楚。
3.保障责任
投保人对保单条款不了解,盲目投保,是产生保险纠纷的最常见原因,损失的也往往是投保人自己。
以意外险为例,很多人将“意外”简单理解为“意想不到”,但保险合同中“意外”必须是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自身脑出血引发的意外身故,保险公司并不会赔。猝死、食物中毒也一样。
所以,投保时最好对保单的保险责任、保险赔偿、给付办法、除外责任等重要问题进行二次确认,再签字也不迟。
3.投保后
近年来保险诈骗案例屡见不鲜,但不得不承认,鲜有投保人会在买了保险后,主动致电保险公司进一步核实。
这无形纵容了假保单的猖獗,因此,投保后,我们应及时向保险公司索取保单或相关凭证,并仔细审核保单与投保单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发现有错漏,可要求保险公司及时更正。
1.审核保单真实性
目前,投保人可在购买产品2天后,通过保险公司网站自助查询保单信息,查询服务至少保留至保险责任结束后一个月。
如果你拿到的是纸质保单/电子保单,要留意这些细节:
1.看保单上是否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制”的字样;
2.保险公司合同专用章和所在保险公司经理签字或盖章是否清晰;
3.是否印有该保险公司客户服务电话及保单查询方式;
4.看保单生效时间,真保单应是精确到起止的年月日时分,假保单通常只有笼统的起始年月日;
5.假保单的保单号、发票号都为后期机打,并非与保单同时印刷而成;
6.网上购买或激活的保单,应收到保险公司的短信或邮件承保通知,以及电子保单,而非销售网站的通知。且登录保险公司官网,能根据保单号自助核查出保单的真实性。
如果以上步骤都走了一遍,你对保单还有疑问,建议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电话查询。
2.保单是否与投保内容一致
应重点检查保单号、险种名称、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生效时间、保险金额及期限、保障内容等。
若发现不一致,及时联络保险公司更改。这点就不展开了。
3.犹豫期退保
收到保单后,如果想退保,犹豫期内退,保险公司最多收取10元成本费;犹豫期后退,则会扣除较多手续费。
所以,如果你对投保的险种、期限、费率有任何犹疑,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建议尽快在犹豫期与保险公司协商变更或退保,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等待期
保险公司在承保健康险(意外险除外)时均设有一个观察期,一般为90天或180天,期间出险,保险公司不赔付。
4.写在最后
保险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尤其是长期险,一旦投保,就会伴随我们很久很久。既然如此,投保前就一定要多听多看多问,做到对条款清清楚楚,对合同明明白白,理性投保,才能让保险最大限度地保障我们的财富和生活。
当然,实际投保中,注意事项只会更多。大白的建议是,谨慎谨慎再谨慎,最终挑到的,一定不会太差。
提示:希望大家都理性投保。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