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中年人而言,身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一旦有个三长两短的,辛苦经营的小家很可能因为家庭支柱的倒下而在风雨中飘摇。
因此,许多朋友在经济能力允许才情况下,都给自己购买了定期寿险以防万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后顾之忧。如果被保险人不幸发生身故或全残,收益人即可获得相应的不少的保险金。
保险这东西,对它不了解的人会买错。而对它太了解的人,可能又会“错”买。这里的“错”买,说的是有些朋友会钻保险的空子,明知不能买还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为了这笔大额保险金,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他们在明知自身患有疾病的情况下,隐瞒病情,投了定期寿险。这样做会引发哪些不良后果呢?保险公司又是怎样规避这些风险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定期寿险逆选择?
要了解什么是定期寿险逆选择,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定期寿险。
定期寿险是指,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如果被保险人身故或全残,保险公司就向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赔付保险金;如果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合同期满后,保险公司不会赔付保险金,也不会返还投保人缴纳的保费。
而定期寿险逆选择是指,被保险人在已知自身患有某种疾病、或面临某种风险的情况下,故意不告知保险公司,投保定期寿险,以此来获得赔偿。
二、定期寿险逆选择为何不可取?
案例:老王迷恋上网络直播,频繁给主播高额打赏,导致负债累累。
某天,老王意外得知了定期寿险逆选择的概念,遂动起了歪心思。他在两年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在不同的保险公司购买了定期寿险,被保险人都是填的他妻子,受益人则是老王自己。
其实,老王的妻子感染了HPV,有引发宫颈癌的风险,但老王刻意瞒报了。五年后,老王的妻子罹患宫颈癌去世。
然而,在进行理赔调查时,保险公司发现,在过去的几年,老王在多家保险公司购买了定期寿险,保额加起来已经超过千万元。这引发了保险公司的怀疑。
保险公司经过核实,发现老王妻子早在投保前就感染了HPV,这在合同中属于除外责任。最终,老王由于恶意隐瞒病情,竹篮打水一场空,不仅没有得到大额赔付,也没有拿回缴纳的保费。
显而易见,定期寿险逆选择是违背道德的。一些人抱着侥幸心理,隐瞒病情,这往往会导致,发生保险事故后,受益人不仅拿不到赔偿,也拿不回缴纳的保费。
保险的第一原则,就是最大诚信原则。在投保时,如果被保险人本身罹患某种疾病,应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会对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决定是否承保。
一般而言,如果被保险人的身体本身不是特别健康,投保人可能需要缴纳更高额的保费。表面上看,这是投保人的损失,但实际上,这是保险公司对所有的保户负责。因为,一旦经营不善,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下降,最直接受影响的,还是每一个保户。
三、保险公司如何防止定期寿险逆选择?
定期寿险逆选择是一种不诚信行为,这种行为会造成保险公司利润下滑。因此,为了防止定期寿险逆选择,保险公司通常会采取这几种措施:
1、设定免责条款
保险公司会在定期寿险合同中设置一些免责条款,用以防止定期寿险逆选择。最常见的是,“投保前疾病属于除外责任”,也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是因病身故,而这项疾病又是在投保前就患上的,那么保险公司是不需要承担赔付责任的。
2、限制投保首年的保额
大多数定期寿险都会对投保首年的保额进行限制,这样一来,在被保险人投保定期寿险的第一年时,如果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赔偿的保险金较少。
3、设置等待期
等待期是指,在购买保险时,合同中会规定一个等待期,在等待期内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是不予赔付的。
对定期寿险而言,等待期通常是180天。
规定等待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被保险人带病投保,降低定期寿险逆选择的风险。
4、告知询问和理赔调查
在投保人购买保险之前,保险公司会进行告知询问,询问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等。
在出险后,保险公司还会进行理赔调查,对被保险人的就诊医院、病史、既往健康状况进行核实。
告知询问和理赔调查,可以防止被保险人隐瞒既往病史。
5、限制续保条件
定期寿险到期后,一些投保人会希望续保。为了防止逆选择,保险公司通常会对续保条件做出一些限制,例如:被保险人的年龄不得超过65岁;最高续保次数为4次等等。
关于“定期寿险逆选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了。相信大家对于定期寿险逆选择应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君温馨提示,大家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除了选择正规的销售渠道、选购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之外,还要遵循正确的投保规则,保险公司在理赔审核上有着严格精准的把关,大家切勿认为一时的投机取巧可以瞒天过海,使用一些欺骗的手段投保,到最后不仅不能顺利获得想要的理赔,还会因为“犯规”被保险公司列入黑名单,损失的还是自己。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