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保险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保险的理赔和“等待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否在等待期内出险直接影响到能不能顺利申请到理赔。医疗险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理赔率最高的险种了,那么,等待期内住院治疗,出院后能理赔吗?
保险等待期
等待期是指保险合同在生效的指定时期内,即使发生保险事故,受益人也不能获得保险赔偿,这段时期称为等待期。设置等待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明知道将发生保险事故,而马上投保以获得的行为,也就是所说的逆选择。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一般指基本医疗保险,是为了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与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机构对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案例:苏先生是一家游戏公司的一位员工,他在今年的3月份为自己购买了一份重疾险。而在5月份的时候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所以就到医院看诊检查,最后医生给出的确诊结果是苏先生患有胃息肉。在6月份,苏先生在医生的建议下办理了住院手续进行治疗。7月份,苏先生康复后出院,便带着相关证明到保险公司索要赔偿。保险公司接收到苏先生的理赔申请后,就立马着手进行审核工作,最终保险公司给苏先生的审核结果是不予赔偿,但保单继续有效。
以上案例中,苏先生在等待期内确诊了胃息肉,因而不能获得理赔。那么,在等待期内生病住院,医疗险都无法理赔吗?
答案是:不一定。
1、等待期内住院,在等待期内确诊
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内住院治疗,疾病的确诊时间在等待期内,那么出院后索要的赔偿是得不到的。
简单来说,就是等待期内发病,等待期内确诊,就得不到理赔。一般情况下,保险合同都有明确规定,在等待期内出险,保险公司无需承担赔付责任。无论在等待期的疾病是属于感冒发烧的小病,或者是胃息肉的轻疾,甚至是恶性肿瘤的重疾,保险公司都是不予赔偿的。
就像苏先生购买的重疾险有180天的等待期,很不幸的他是在等待期内患有胃息肉并且住院治疗的,即使6月份的部分住院治疗时间是在等待期之后的,但也是由等待期内的疾病所导致的,所以这也是归之于在等待期内发生的,所以也无法得到理赔的。
2、等待期内住院,过了等待期才确诊
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内发病住院治疗,但疾病的确诊时间是在等待期之后的,出院后能否得到赔偿,就要看等待期内发生的疾病与等待期后确诊的疾病二者的关系;
如果后者是由前者引起的话,那么不理赔;
如果后者不是由前者引起的,二者没有因果关系,并且后者是初次产生的疾病,那么保险公司就应该理赔。
所以说,等待期内住院治疗,出院后能否得到理赔,还是要先看疾病的确诊时间的。但是不同保险公司不同保险产品对等待期的规定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还是要把保险合同的条款作为最终的依据。
关于“等待期内住院治疗,出院后能理赔吗”的问题,我们就讲到这里了。通过上文的讲述,小伙伴们对这个问题是否有进一步的了解了呢?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买保险最好避免擦边球,根据个人的经济能力做相应的投保预算,在明确自身所需保障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趁年轻,趁健康。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