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高举高打地“攻城略地”,给险资烙上了“野蛮人”的标签,但却不能否认,保险资金的注入为二级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上周,证监会喊话、保监会出手,在监管层的“层层紧逼”之下,保险资金是否会在二级市场“勒马”,事关百姓的万亿保费未来又会如何投资入手?
举牌本无罪
一直在“宝万之争”的风口浪尖上没下来的前海人寿,这一次被格力电器“扎了手”。
11月17日至28日,前海人寿在二级市场上不断增持格力电器,持股比例由原来的0.99%陡升至4.13%,9个交易日格力电器股价拉升27%,换手率为23%。格力电器的股价异常波动引起监管层的注意,深交所向格力电器发出关注函。深交所12月2日再次发出关注函,要求前海人寿说明持股比例是否达到举牌线,并说明资金来源、增减持计划等。
12月3日,中国证监会刘士余出席某会议致辞时突然炮轰杠杆收购是“妖精、害人精”。同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财新峰会上指出,保险公司绕开监管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就是犯罪”。
12月9日晚,前海人寿发布公告,承诺将不再增持格力电器,未来逐步择机退出。
虽然该公告被解读为前海人寿被监管重拳吓趴了,从此收手,但仔细研读公告不难发现,前海人寿公告措辞里无服软之意。
公告称,作为保险机构投资者,一直按照《证券法》、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以及保监会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及相关资金运用监管要求开展投资。前海人寿认可并看好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前景及投资价值,早在2014年即开始对格力股票进行投资,并基于不同时点对市场以及格力基本面的情况分析,买入、卖出格力股票。对于格力股票的投资属于正常的财务投资。
前海人寿明确表明,其之所以退出格力电器是 “近期注意到市场对其投资格力电器给予了过度的报道和持续关注”。
的确,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法律框架下,险资在二级市场举牌属于市场行为,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
从刘士余的讲话内容也可以证明,“你有钱,举牌、要约收购上市公司完全没问题,问题在于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批评的核心是资金来源的问题,而不是二级市场具体操作行为。
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所长兼发行部总监魏刚也公开表示,“险资此前的一系列资本运作行为,从监管层来说,我们非常被动,部分行为并不直接违反《证券法》的规则,但在道义上站不住脚。”
逼宫万科管理层、南玻A管理层集体出走,如果对前海人寿的行为进行谴责也只能是从道义上,正如当年苹果公司逼走乔布斯,道义上、企业经营上或许都是错的,但却并不违反法律。
万能险三宗罪
险资之劫在万能险。中金报告称,万能险最近几年的高增长完全由高现价万能险所驱动,主要是由中小型寿险公司销售。销售规模比较大的参与者包括安邦、华夏、生命、前海、和谐健康等。这些寿险公司也借助“短、平、快”的高现价万能险迅速做大市场规模。
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阳光系、国华人寿系和生命人寿系为主的险资“门派”的举牌路径,主要是通过万能险和结构化产品进行杠杆举牌。
“险资之错在万能险野蛮生长,万能险类似高息揽存,投资股市资产超过保险资产比例限制,投资高风险资产,完全不顾下行风险,在市场下行时挟持政府救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列出了万能险三宗罪。
保监会称,今年5月至8月,保监会组织7个保监局对万能险业务量较大,特别是中短存续期产品占比较高的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9家公司开展万能险专项检查,并对发现问题的公司下发监管函。12月1日,保监会收到前海人寿报送整改报告,发现其万能险账户仍未按监管要求进行单独管理。12月5日,保监会勒令前海人寿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监管重拳之下,或暂时减缓险资寻找新的举牌目标节奏,但此举并不会影响已举牌公司,保险公司达到5%举牌线后,出于改善财务报表的动机,可能会进一步追加持股比例,以使这笔投资体现在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项下。而要实现权益法计量提升保险公司偿付充足率,持股比例须超20%。因此,获险资举牌但持股比例未达20%的一二线蓝筹股,依然会被不断举牌。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