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营了12年半后,交强险经营利润在2018年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122亿元,直接扭转了12年半的亏损局面。
自2007年以来,交强险累计承保利润为-508亿元,承保利润率为-3.7%;投资收益559亿元,投资收益率为4.1%。两相叠加实现经营利润51亿元,实现经营利润率0.4%。
而在2018年,上述数据都朝更好的方向加速:交强险实现承保利润51亿元,承保利润率达到2.6%;投资收益71亿元,投资收益率为3.6%。两相叠加实现经营利润122亿元,实现经营利润率6.2%。
虽然整个行业交强险经营优化,但具体到公司,盈利情况却相差较大。据《金融时报》记者统计,2018年,在66家经营交强险的公司中,40家盈利、26家亏损。
经营利润最高的7家财险公司为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大地财险、中华财险、太保产险,经营利润分别为28.95亿元、27.51亿元、11.08亿元、10.27亿元、9.50亿元、8.55亿元、8.25亿元。而这7家公司经营利润在行业中占比达到85%。
车险市场的马太效应在交强险更为突出。交强险年保费超过30亿元的9家公司全部实现盈利,而年保费小于2亿元的27家公司,仅有37%实现盈利。
从各家公司发布的交强险精算报告不难看出,交强险发挥费率这一杠杆作用,逐步推动交通安全状况改善。
2007年6月,原保监会发布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暂行办法》规定,除摩托车和拖拉机外,交强险自2007年7月1日起实行费率浮动机制,自此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事故正式挂钩,最高折扣比例为30%。
从各公司的数据来看,交强险保费折扣水平逐年提升。平安产险交强险保费折扣由2009年的14.8%逐年增加,到2018年已达到18.6%;人保财险由2009年的13.5%上升至2018年的18.7%;太保产险由2009年的15%上升到2018年的19%。
交强险保费折扣水平提升,从侧面反映出道路交通事故逐步减少。“通过交强险费率调整机制的杠杆作用,出险频率不断下降。”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交强险工作组专家介绍,2018年我国交强险出险频率为11.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近六年来持续下降,推动交通安全状况持续改善。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