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任何阅读者推介/推荐任何产品!!!
声明:作者是国家理财规划师但不隶属任何保险公司或相关金融/理财公司。
对于本文有任何建议或见解,请在底部留言交流,谢谢!
"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些话相信大家都听到不少了吧,正如世间无常事,说明保险的地位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重要,成为人生保障不可或缺的关键支柱。
其实,你真的懂保险吗?现在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条款更是相当复杂,想一下子了解条款也是耗时耗脑力的一件事,有踩地雷般的保险误区,往往让我们就像误闯森林的小白兔,充满困惑之余,还可能犯下错误。
1.保障额度与自身需求该如何权衡?
保险最大额功能就是获取一份保障,但很多人在事故发生后,申请理赔时才发现理赔金额不如预期,甚至自己以为应该能赔的,却发现不在其保障范围之内。
保单分成意外险、医疗险、重大疾病保险、防癌保险、终身寿险等等,令人眼花缭乱,而保险条款又有如天书一般,看了就头晕眼花,到底怎么样才能理赔、能赔付多少,永远是保险最令人头痛的事情。所以投保前有任何不清楚不明白的一定要多问保险代理人,应根据自己的需求情况来做最适合的保险规划,投保后也必须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通过保单体检中补强保障缺口。
2.你是否真的就能分辨年金和投资/理财型的产品?
如果有一笔钱,你会选择买保险还是理财?想必你也抱着"三岁小孩才做的选择,我全部都要。"的心态,偏好买保险的同时也有收益功能,一举两得的理财型保险虽然是首选,但是你对它真的就有所了解?
其实市面上的理财型/投资型产品也有不少,顾名思义就是保险结合投资或理财功能,你交的保费除了支付保险成本和相关费用外,剩下保费会依照保单约定的投资方式按比例进行投资,常见的投资目标如基金、债券、股票等等,不同的投资目标有不同的风险,除了有要正确观念,投保前也要做足功课,正如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就目前市面上的就是万能型(有保底收益)和投资连结型产品,而能售卖投资连结型产品的保险公司为数不多,看其近五年的投资账户报告的收益相对稳健。
3.保险理赔金要交税?
保险理赔金算不算要被征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4号)第四条 有说明免纳个人所得税。
4 .互联网平台上的保险真的适合我吗?
相信很多人对互联网保险这个并不陌生,其实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份"保险懒人包",针对青壮年或成年等各个群体所需要的的保障,有保险公司和互联网平台已经提前配好性价比较高的保险产品。
可以说是投保简单,只需在互联网平台上简单回答几个健康问题,一键提交,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了。通常适合第一次买保险的人"先求有再求好",轻松拥有一份保障,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更要定期检查保单来调整。(注意:在互联网平台投保也得要如实告知健康状况,如果有隐瞒或者误报,分分钟会影响你的保单效力,甚至很有可能拒赔哦.)
5. 保费应该占年收入多少比例才合理?
到底花多少钱来规划保险最恰当?有些人说一年一万,有些人说一年两万,有些人说一年五万,问十个都有十个不同的答案。
其实应该要思考意外发生时,现有的保障可以弥补自己因无法工作,所导致的收入暂停损失,最常见的是以收入1/10作为保费规划的基础,也就是"双十原则,保额不超过收入的10倍,以及总保费支出占年收入10%。这只是仅供参考,实际状况还是要根据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而定,不对生活造成严重负担,每个人最适合的比例都不同。
和大家说完上述五项困惑之后,实际投保的错误行为也不少,,以下和你说说还有哪些错误不应该犯。
俗话说"千金难买早知道",不要等到意外发生时,才悔不当初没有保险,更不要明花钱买了保险,到需要理赔时才发现根本不符保障范围,花了钱还没有保障,会是最让人惋惜的一种状况。我们看看这些是否也是你过去的切身之痛,如果都没有发生过,那么恭喜你,记住这些前车之鉴,未来就不要犯上同样的错误。
1. 保费交得多,事故发生才知有缺口
保险的用意是转嫁人生事故风险,因此最怕投保前没有仔细想清楚,乱买一通不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大多数都是跟风,人买我买),如此一来只会落得高保费低保障的悲惨结局。
除了听从专业保险顾问的专业建议之外,最好自己也要做些功课,对保险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定期做保单体检根据人生不同阶段作出适当调整,遇上专业不足的保险代理人时,才不会被对方唬得手滕脚震的,成为冤大头!
2. 误解保险保障功能,只在意收益回报
保险与投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许多产品会把两者结合,但可千万别把他们混为一谈。有些人认为买了保险,未来若没有出险,等同交出去的保费如同泼出去的水,因此大多偏好还本型、年金型或投资/理财型保障,甚至为了追求高收益,保单越买越多,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保障。
一般来说理财/投资型保单强调的是收益而不是保障,年金强调的现金流的流动性和不贬值,所以投保前一定要厘清,自己的这笔资金的用途,是买保障还是拿来投资理财。
3.跟风投保,风一吹就跟着保
我们有很多人超爱跟风,就连买保险也可以一股脑的跟着买。常常热卖的险种推出后,朋友圈间口儿相传这个不错,听完之后就跟着买了一份,有如菜市场的"大妈大爷"这里买一点那边买一些。
事后发现不适合自己的需求,退保又有可能面临损失,绝对是得不偿失的行为,因此投保前除了要衡量自己的需求,也应该确定自己经济能力再行动。
4. 保费缴费方式多,怎么缴才划算
就像上网买东西有优惠劵一样,保险缴费也有最省钱的方法,比如年缴,通常比月缴划算。年缴可以说是有折扣。
对于手头充裕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年缴是最划算的,担心保费负担压力太大的,则可以选择半年缴、季缴或月缴等方式,降低缴费压力,做好事前评估,衡量自身实际情况,才不会因为选错付款方式而后悔。通常保单一年可以变更一次缴费方式。
5. 人情保单惨变孤儿保单
大家手上或多或少有些"人情保单",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最常遇到的就是身边朋友踏入保险行业,看在人情的份上跟他买了几张保单,却没想到对方快则几个月慢则一年左右就快速阵忙,一夕之间变成无人服务的保单孤儿。但是有些老品牌保险公司或有些可靠的保险顾问都会安排其他保险顾问接管后续服务。
不想沦落这样地步,除了慎重选择保险公司和可靠得保险顾问,也不要吧投保当作是买菜一般,看在人情的份上买保单,哪怕是人情也好,也得大胆问。如果真的不幸遇上,可以向保险公司要求委派新的保险顾问,保险公司绝对不会让大家的保单没人服务。
看完这些大家常见问题,你的心中是否仍充满疑惑,深怕自己未来在买保险的过程,也不小心踩到雷?其实也不必过于担心,最重要还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保单,此外,一个可靠的保险代理人哪怕不做了,也不要紧,他的保险专业知识仍是存在的,你亦可以继续征询意见。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对任何人、任何组织等的任何理财/投资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关于法律、税务等问题的建议,不得作为意见或建议以任何形式被依赖。关于以上,请征询相关专业人士或顾问的意见。
本文/本号所载之文章仅供分享、交流之用。
本文或有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其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本文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其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