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天(24日)召开的深化医改工作会上获悉,天津市将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今年将在全民建设、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方面取得新突破。据介绍,本市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零差率 销售三年多来,累计减少居民基本药物费用支出达8.9亿元。
据介绍,本市2009年4月开始在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零差率 销售,到2011年底在全市推行这一政策,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销售基本药物33.2亿元,减少居民基本药物费用支出8.9亿元。市卫生局制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基本药物集中招标采购。在614个招标采购品规中,三分之二可比品规价格下降,基本药物2天配送率达到100%。
982万职工居民参加医保 筹资标准补助标准报销比例等大幅提高记者从昨天本市召开的深化医改工作会获悉,本市深化医改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市级统筹、城乡统一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制度,982万职工和居民参加了医疗,附加。据介绍,本市通过深化医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由2010年的170元提高到2012年的378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由人均120元增加到300元,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5%,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率先全面推行刷卡结算制度,将磁条卡换为芯片卡,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强化医疗管理,加强了医保管理部门与医疗卫生单位以及患者之间的联系,建立全社会共建的医疗保险制度。本市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街道乡村就医环境明显改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深化医改工作会获悉,本市基本完成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每个区县有一所二级甲等水平医院、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的目标。据介绍,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免费提供1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年人均标准由2009年的20元提高到2011年的30元,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分别达到60.8%和54.2%。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科医生、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建设国家培训基地4个,高级基地236个,在培学员2597名,培训全科医生152人,培训城乡卫生服务人员4.6万人次。
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设立84个 国医堂 ,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敷等多种中医治疗。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 已实施十个社会资本合作办医项目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深化医改工作会获悉,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稳步推进。目前,60所二级医院对58个病种开展了 临床路径 管理,积累了900多例临床路径管理病例。据介绍,本市已在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第五中心医院和第三中心医院等推行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试点,目前进展顺利。市卫生部门制定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目前已实施了10个社会资本合作办医项目。
此外,本市实施医院 环境年 建设、无假日医院、大医院对口帮扶等一批便民惠民措施,较大改善医院门前交通条件、治安环境和医疗秩序。仅2011年,全市医院无假日门诊接诊近400万人次,相当于新增五分之一的医疗资源。预约诊疗患者达到392万人次,占门诊总量的20.48%。三级医院帮助区县医院应诊1.2万人次,培训全县医护人员7000人次。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