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李元霸说保”,发现性价比最高的保险!
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后来就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是一个牌坊,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得好婊子(姜文,《狗日的中年》)
最怕有些话、有些歌一下子读懂了。正所谓年少不听李宗盛 ,听懂已似非少年。
在421家庭、422家庭中,中年的“2”不堪重负,上有老,下有小,房贷、教育、医疗三座大山压在身上,因此生活在满满的焦虑中。除了失业的风险,对家庭冲击更大的是人没了的风险。
如果万一家庭支柱倒了,其他的家人怎么办?这是今天要讲的主题。
主要内容:
1、裸露风险到底有多大?
2、为什么以前没有关注?
3、每年用一个手机的价格就能抵御风险?这不是天方夜谭
4、定期寿险买的时候有哪些注意?
一、裸露风险到底有多大?
如果你加了一个保险销售人员,他的朋友圈里天天都是“XX名人死了,还好他买了几十亿的保险”的杜撰文章。千万不要信,没那么高的概率。
我们看一组权威数据。根据我国第三套经验生命表《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以男性死亡率为例,这个需要解释下,是一个在N岁生日当天健康的男性在生日后一年内死亡的概率,是不是很严谨、很专业?保险本应该是这样、也本来就是这样严谨专业,只是被很多素质不高的销售和经纪人给唱歪了。
20岁健康男性1年内死亡率为千分之0.508,30岁为千分之0.797,40岁上升一倍至千分之1.651;60岁就高了很多达到千分之9.161,是20岁的18倍;80岁是千分之82.22,是20岁的162倍。这也是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那么多大原因。
放到长时间的维度看,同样看看以经验生命表,对不同年龄健康男性在未来死亡的概率(百分率):
从概率上来讲,30岁、35岁、40岁的健康男性,在未来20年内死亡的概率分别为3.66%、5.64%、8.43%,在未来30年内的死亡概率提高到9.44%、14.05%、21.64%。
这就是权威的风险率。保险公司也是根据经验生命表来进行定价的。
概率并不像销售人员和经纪人说的那么高、那么吓人。
只是对于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来讲,带来的财务风险就大了,从家庭财务角度来讲,是濒临破产。如果在仍处于收入曲线高峰时不幸离世,那么房贷、孩子的教育(课外班、出国)、家庭生活、赡养老人等方面的责任全部成为另一个人肩上的重担,资金缺口将非常大。有多大?理论上经济支柱一年的收入有多少,缺口也就差不多。不少人会通过卖房来解决这样的缺口。
但是,其实完全可以不用这样惨淡的——用每年一台手机的钱,就可以用寿险平掉风险头寸。这就是保险的本源,这才应该是保险的本源——用一定的小成本,把可能出现的最难以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二、为什么以前没有关注?
这要从佣金制度来说起了。不管是保险公司的代理人还是经纪公司的经纪人,销售人员主要靠佣金生活的。比如,你新买一个保险,付5000块钱的保费,销售人员会获得1000块的佣金。
佣金的比例是基本固定的,那么如何赚更多的收入?那我就看你的经济承受能力,先问你的预算是多少,然后通过各种宣(qi)传(pian),劝你买1万、2万保费的产品。他们经常这样说,“姐,你看这款,每年虽然多交几千块,但孩子上大学时能领几万、结婚时还能再领几万,多好啊”。
所以,销售人员一定是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推荐尽可能贵的产品。能推组合的绝不推独立主险,能推终身的绝不推定期——他们不用管你未来的财务情况,只要首年年费够高,自己的佣金就有了保障。这也是很多人被营(qi)销(pian)买了高额保险后,发现每年缴费压力太大,保障却很低,大呼上当。
消费型的保险,单价低;返还型保险,单价高。多卖返还型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讲,保费收入更高;对销售人员来讲,个人佣金更高。何乐而不为?(这也是我劝一般人远离和自己关系好的销售人员的原因,杀熟是必须的。)
寿险市场,在之前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非常奇特的一个领域。生命表中死亡率降低了很多,但新出的寿险产品价格并不降低。这是因为佣金等费用的支出实在太高了,从而比本应起主导作用的发生率影响更大。由于保费低,保险公司的研发推广动力并不足。
寿险本应该是费率非常简单的产品——没什么其他的,就是主要看发生率。降低佣金等费用支出,带来的就是费率的降低。
随着互联网保险兴起,越来越多人的“保商”不断提高,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想要想以前一样收割智商税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当然,还是有90%以上的韭菜继续被收割着,这有个过程。相信我的粉丝们属于那少部分的的聪明人。
当然,以前没关注的还有一个主观原因是,早些年一些人觉得谈死亡不吉利,因而忌讳买寿险。
三、每年用一个手机的价格就能抵御风险?这不是天方夜谭
为了降低家庭经济支柱过早死亡对家庭财务带来的毁灭性打击风险,只有寿险可以实现。
寿险,就是保身故,保险人死亡就赔,有的产品还会保全残。
为便于理解,我们以一个场景的两种结局来对比:
上海3口之家,丈夫35岁是家庭经济支柱,税后年薪40万;妻子因为生孩子后重心在家庭,年薪10万。刚换了三居,房贷200万、30年,月供1.3万;车贷月供0.5万。每年给两边老人各2万。
场景A:丈夫30岁的时候,他自己买了定期寿险200万,缴30年保30年,每年保费4000元。丈夫不幸身故后,给家庭留下了200万的保额,在生活质量完全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过渡5-7年。家庭没有流泪又流血(卖房)。
两个场景的区别,居然只是每年的区区4000块——一台手机的价格而已。
定期寿险,是我心中保障功能最大化的好产品。以极少的投入,把可能出现的最难以承受的身故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获得非常大的杠杆率。
这简直是——人到中年、脆弱的中产阶级而生的保险。从法理上讲,一些事故的死亡赔偿应该是同命同价;从客观来讲,每个人的命,是不同价的,这需要通过定期寿险来调节和保障。
四、定期寿险买的时候有哪些注意?
定期寿险在产品设计上,其实非常简单,理赔简单明了,所以选择上只需要把握最简单的一条铁律:在符合健康告知的前提下,选价格最便宜的。
1.为谁保?
定期寿险是先保家庭的经济支柱,再选择保另一个经济次支柱,老人和孩子不用保。老人保费会倒挂不划算,孩子除非是明星宝宝否则不用保寿险。
2.保额怎么定
保额优先!保额优先!保额优先!买定期寿险首要的就是买保额,预算不足的情况下,首先把保额提上去、压缩保障年限。以家庭经济支柱为例,可以参考他税后年收入的5-10倍、房贷余额来确定。
比如税后收入50万、房贷250万,那么保额需要在300万以上。税后收入10万、房贷50万,保额大致在50-100万之间。
3.选终身还是定期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要保终身,因为还没有到把寿险作为留足遗产的作用。终身寿险有储蓄功能,保费比定期的贵很多。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定期寿险是回归保险本源、保障家庭后顾之忧的不二选择。
4.保险期间
在预算范围内、保额足够的前提下,一般是保到退休,60-65岁。如果预算紧张,可以选择保20年,甚至10年,在预算充足时再增加保障。
5.缴费期限
选能够选择的最长缴费时间。
6.小的保险公司会垮吗?
大公司的销售经常会这样说。大陆的保险准入门槛、监督管理堪称全球最严。不用担心,选性价比最高的保险即可。
7.定期寿险到底有多贵?
这两年,定期寿险的不错产品相继出现,价格越来越低、健康告知越来越松。这里就不具体说产品了。以某产品为例,30岁男性,200万保额,缴30年保30年,每年保费约4000元。是不是一台手机的价格?还不是苹果,只是一台国产中高端机。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大家对我最爱的定期寿险有了很全面的认识。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