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寿险公司公示的净利润合计约为1572亿元,其中52家寿险公司盈利,31家寿险公司亏损,同比增长78%。值得关注的是,平安人寿、中国人寿(601628)、太保寿险、泰康人寿、新华保险(601336)、太平人寿、人保寿险这“老七家”上半年合计净利为1392亿元,占所有寿险公司的88.6%,近九成。
派派君简评:马太效应在中国保险市场上越发明显,上半年寿险利润也实现快速增长,行业总利润从去年年中的882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572亿元,增幅78%以上。
寿险业利润暴增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向好,属于股市中为数不多的闭着眼睛赚钱的好时候。另外所得税新政让保险公司可以税前扣除更多的费用,利润自然上升。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再一次得到证明,然而中国平安的投资管理并非顶尖,但是盈利却反超总量最高的国寿,产品内涵价值是很大一部分(贵)。
二、银保监公布保险公司半年投诉数据2019年前两个季度,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接收涉及保险公司的保险消费投诉48194件,同比增长0.61%。
总体来看,互联网保险公司表现不佳,投诉增幅突出。在财产保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中,众安在线、大地财险、安心财险、天安财险4家公司投诉量同比大幅上升。
派派君简评:互联网保险投诉量上升的原因究其原因不但是公司问题,很大程度也是保险教育问题,很多投保人不看条款只看宣传的只言片语就下单购买,对保险产品保障内容一问三不知,单凭名字就下单的也大有人在。
另外也和互联网保险公司的产品形态有关,很多产品属于创新型产品,比如降雨险、钢琴考级不通过险,这类非标准险种。投保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投保,而不看投保须知,无形间会产生很多理解上的偏差。不过要说保险公司完全没有责任,那也并非如此。保险公司明显属于信息博弈中的强势方,更知道哪里的关键信息容易被遗漏,但是却不重点甚至强制要求阅读,只能说一个揣着明白装糊涂,一个对自己不读条款却强词夺理,都不是什么善主儿。
银保监对于互联网保险的购买流程和信息披露显然是没有重视到产品级,错了罚的方式是给全中国投保人和保险公司造成损失。还有保险条款备案审核上,银保监也应该负起相应责任,备案通过的保险产品上有十多个错字,措辞歧义,更离谱的是保单内容上的保险责任在条款中没有任何解释说明,这不是等着出纠纷么。
三、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将鼓励保险业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健康保险国家医疗保障局11日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193号建议的答复。关于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保障体系,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鼓励保险业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商业健康保险,加大产品供给,引导保险业深度融合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医疗保障部门将一是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二是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商保机构承办大病保险等。
派派君简评:其实这是一条蛮重磅的新闻的,因为这意味着医疗体系的改革将进入一个更深层次。在很多城市,大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每个月3-5元,承保一定额度以上的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这个建议的实质实际上是降低社保在整个医疗保险中的比例,提升商业险的比例。未来保险公司可能在社保层面,就已经开始和投保人有更多接触。比较成功的案例像深圳就是如此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保险新闻医疗保险条款备案社保银保监 赞 (0)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