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朋友闲聊。
我问她,你理想的重疾险是啥样的?
朋友答:
价格低、赔得多、病种全,没得病的话,最好还能把钱拿回来。
嗯,要求有点多啊。
不过这个想法,倒是挺常见的。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去选产品的话,
价格低,那就优先考虑消费型产品;赔得多,买多点保额就是了;病种全,现在保上百种疾病的一抓一大把。
至于返本?消费型重疾险也不是不行。
只不过,你得找到正确的时机和姿势。
消费型重疾险,也能返本
很吃惊吗?
其实很简单,靠的就是四个字——现金价值。
随便找个长期重疾险的保单,里面有个“现金价值表”。
比如这个:
表格中,保单年度5对应的数字,是6730.2。
意思就是,到了投保的第五年,现金价值是6730.2元,如果退保,可以拿回这些钱。
注意划红线的地方。
这份保险的主人是一位29岁的男性,保额30万,年交保费3050元,总保费为91500元。
从保单年度的第32年(被保险人61岁),到第64年(被保险人95岁),现金价值都是超过已交保费的。
这意味着,如果被保险人没得重疾,在这个期间内身故退保,拿回的现金价值可以超过已交保费。
相当于间接实现了返本。
事实上,凡是长期保险都有现金价值。
比如长期重疾险、长期寿险、长期意外险、年金险等等。
只不过险种不同、保费不同、投保人的情况不同,现金价值的走势、数值不一样罢了。
为什么会有现金价值?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你年轻的时候,保费交多了。
用电脑工具画了个示意图,请叫我灵魂画手
咱们买长期重疾险的时候,每年的保费都一样,就像图中蓝色的部分。
但实际上,不同年龄得病的概率,差别可大了。
30岁的人得大病,那是飞来横祸;80岁的人进医院,简直稀松平常。
所以,真实的保费应该像图中黄色的部分一样,年龄越大,价格越贵。
可如果真的按照实际情况收费,很多人就不愿意买保险了。
你想啊,我到时候都一大把年纪,已经不能赚钱了,保费还越交越贵,简直就是没人性。
所以,保险公司发明了“均衡费率”。
年轻的时候多交点,提前覆盖将来老了之后的成本。
这些多交的钱,在扣除运营成本、风险保费、佣金、管理费等等费用之后,剩下的部分会开始产生利息。
时间的力量非常恐怖。
虽然剩的钱不多,利息也不高,但是几十年过去,多出的本金和利息,甚至会超过已交保费。
现金价值的具体计算,是非常复杂的。
公司不同、产品不同、投保人的年龄、性别、保费、保障期限不同,数字都不一样。
不过对于投保人来说,学会看现金价值表就行了。
投保之后,现金价值会明确的写在合同中,每一年多少钱,全都一清二楚。
将来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会改变。
现金价值返本,时机很重要
靠现金价值返本这事儿,可行,但是有时间要求。
我找了目前关注度最高的五款消费型重疾险,逐一列出了它们的现金价值。
被保险人均为30岁男性,50万保额保终身,30年缴费。
虽然产品不同,但是趋势都很像。
投保后的前十年,现金价值都非常低,只有已交保费的一半。
十年之后,开始蹭蹭蹭的往上涨,但还是超不过已交保费。
缴费完成后的5年左右,终于开始超过已交保费。
从65岁到90岁,达到巅峰时期,在这个阶段内,如果没得大病就挂了,通过退保拿回已交保费,完全没问题。
夸张点的产品,比如超级玛丽旗舰版,现金价值最高能达到已交保费的2倍,达尔文一号更是达到已交保费的3倍。
但最终,除了达尔文一号这个奇葩之外,其他产品的现金价值都会在90岁之后,逐步回落。
就像一条抛物线,刚开始很低,缴费完成后有一段巅峰时期,最终再降落。
所以如果想拿回现金价值,必须得在巅峰期内才行。
如果保险买完没两年就挂了,也没得重疾,既不会得到理赔,退保拿回的现金价值,也只有一点点钱。
这也是消费型和返本型保险,最本质的一个区别。
保障期限不同,现金价值不一样
去年我写过现金价值,很多人看完之后非常开心。
扭头买了份保到70岁的产品,等着到时候退保拿钱。
结果保单拿到手,傻眼了,怎么现金价值这么低?
因为保障期限不同,现金价值也是不一样的。
以超级玛丽旗舰版为例:
同样30岁的女性,买50万保额,缴费30年,分别保障到70岁、80岁和终身。
戏剧性的事情出现了。
保到70岁和80岁的保单,现金价值从来就达不到已交保费。
更夸张的是,选择保障到70岁,现金价值在最高的时期,也只有已交保费的60%。
保障到80岁,情况明显好很多。
现金价值在最高时期,是已交保费的93%。
而选择保障到终身,现金价值才会在63岁到102岁的漫长时间内,一直超过已交保费。
并且最高的时候,达到已交保费的1.4倍。
这是因为,选择不同的保障期限,我们所交的保费相差很大。
保到终身,每年要交4865元,保到70岁,每年只交2770元。
这些多交的钱,除了保障70岁之后的发病情况,也以现金价值的形式,储存在了保单中间。
当然,我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必须要买终身重疾险。
预算有限时,先把保额做足是最要紧的,哪怕为此牺牲一些保障时间。
只是我们要明白,那些相差的价格,除了表面上的理赔概率、保障期限之外,内部也有巨大的差别。
了解的越全面,越能够理性判断。
消费型返本这事,充其量算是锦上添花。
毕竟得满足时间、保障期限等要求。
中途还不能得过重疾,不然现金价值直接归零。
加上通货膨胀的影响,将来到手的钱也没那么值钱。
能平平安安一辈子,到老了返个本,算是意外之喜。
实在返不了,也不用强求。
别忘了,我们买保险,还是为了保障啊。
大公司,保障全,又便宜,这款重疾险必火!
2019最新消费型重疾险测评,最推荐的产品换人啦!
讲个恐怖故事,你可别害怕……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