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团法人保险事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保发中心)资料,2019年台湾共有保险公司54家,国内和国外人身保险公司(以下简称寿险公司)分别为23家、4家,国内及国外财产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产险公司)为17间和7家,再保险公司共计3家。
在资产和收入方面,台湾保险市场明显扩大,人身保险规模远大于财产保险。依据保发中心资料,从2003至2019年,保险业资产由4.76兆增长至29.78兆元新台币(以下单位同),占金融业总资产比率从15.95%大幅升至36.01%。其中寿险公司的资产由4.58兆成长至29.39兆元,而产险公司资产仅从1878亿增长至3852亿元。同时,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由1.13兆大幅增长至3.47兆元左右,而产险公司仅从1095亿增至1771亿元。
从险种来看,人身保险的前三大类为个人寿险、健康险和年金险,而财产保险的前三大类则是车险、火险及伤害险。保发中心统计,2019年个人寿险的保费收入占人身保险77.7%,个人健康险及年金险分别为10.8%、9.1%,而团体人身保险仅占寿险保费收入的0.7%。财产保险部分,2019年车险占整体保费收入的53.4%,火险和伤害险则为14.6%和10.8%。
与世界各国比较,2018年台湾在保费总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皆可排至全球前10名之内。其保费总收入为1219亿美元,名列全球第10名;在亚洲仅落后日本(4406亿美元)和韩国(1790亿美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为全球第7名,在亚洲仅次于第2名日本,而产险保费收入仅位于全球第16名。
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评估保险发展的重要指标,台湾这两项数据在亚洲及全球皆表现相当突出。2002年台湾的保险密度仅为4.4万亿元新台币,保险深度为9.28%,2018年时,保险密度已大幅成长至15.5万亿元新台币,排名全球第6;保险深度则位居全球第一,达到20.88%。其中,寿险的保险密度为14.8万亿元,产险则仅为7021亿元,同时,寿险的投保率为249%,相当于平均每人拥有2.5张保单。
虽然寿险市场规模大于产险,但营运效益上,产险业比寿险业好,以保发中心的保险业损益资料来看,2011-2019年,产险及寿险业平均每年营业收入为1158亿元、3.49兆元新台币,而平均净利润率则为9.9%和2.5%。造成寿险业净利润率明显低于产险业的重要原因,应是寿险的理赔等成本和费用占比较高,寿险业平均理赔等成本和费用率约97.5%,而产险业则约为87.8%。
1、主要寿险公司资产
目前台湾寿险公司资产总额占整个保险行业的98.7%,达29.39兆元,其中,资产超过1兆元的有8家,这8家寿险公司的资产总额占整个寿险业的89%。
2、主要寿险公司新契约的保费收入
根据寿险公会统计,2019年寿险公司新契约保费收入为1兆99亿元,其中,超过千亿元的寿险公司共5家,占整个寿险业新契约保费收入的63.76%。
3、主要险种新契约的保费收入
前5大新契约保费收入的寿险公司里,以人寿险金额最高,年金险次之。人寿险部分,除中国人寿外,其他4家公司皆超过千亿元,而年金险部分,南山人寿金额明显高于其他寿险公司。
4、主要寿险公司营运效益及财务结构
2019年资产前8大寿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全部为正值,且除全球人寿之外,其余7家公司皆优于2018年。
2019年资产前8大寿险公司的股东权益收益率全部为正值,且除富邦和全球人寿这2家公司之外,其余6家公司皆优于2018年。
前8大资产寿险公司,其负债占资产的比例皆低于100%,其中,国泰、富邦、中国人寿和南山人寿这4家公司比整个寿险业的平均比率93.89%低。
1、主要产险公司资产
截至2019年底,台湾产险公司的总资产为3852亿元,而前十大资产的产险公司占整个产险业资产的85.56%。
2、主要产险公司总保费收入
2019年前10大资产规模产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含再保)为1585.7亿元,占国内整体产险业的84.08%.
3、主要产险公司营运效益及财务结构
2019年前10大资产的产险公司,资产收益率介于0.83%-5.44%,其中6家公司优于2018年,股东权益收益率介于2.63%-18.57%,也是6家公司优于2018年。
自留综合率是检验产险公司自留业务的核保与营运费用控管等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越低代表绩效越好。2019年前十大资产的产险公司皆低于100%,但仅两家低于2018年。
2019年前十大资产的产险公司负债占资产比率为51.88%至70.57%,其中有八家较2018年的比率低。
zlp全球保险市场指数 赞 (0)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