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成熟经济体中,寿险保险密度(保费与GDP的比值)自本世纪初以来呈下降趋势,且这一趋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有所加速。经合组织(OECD)国家整体的寿险保险密度从5.4%下降到3.8%。但是,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却在加快。
美国的阿片危机再次导致了美国死亡率的上升,同时抗药性和流行病这类威胁也影响到全球范围内的死亡率。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正引发疾病种类的结构性变化。社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复杂。
在此背景下,虽然寿险行业历来在为退休人员提供资金支持、降低生物识别风险方面贡献良多,但寿险密度的下降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一担忧。
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指标的寿险增长率,在美国和日本,几乎已经回落到35年前的水平;在英国、德国和瑞士,回落到了20至25年前的水平。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可被视为一个转折点。自那以后,股市暴跌,货币政策放松,利率持续下行。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最近的新冠疫情,使这些情况进一步加剧。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发展趋势,日内瓦协会委托相关机构对7个成熟保险市场/国家的7000名客户开展了问卷调查,以识别他们在购买保险(及寿险)时的主要障碍。通过对寿险购买决策动机进行深入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三大主要决定因素,即行为偏见、经济约束或考量,以及缺乏保险认知。
调查显示,受访者的保险意识明显不足,详见表1。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理财型保险(如养老保险和投连险)和保障型保险(如退休年金)等关键保险产品一无所知。而且,保险客户的备灾水平很低,只有7%的客户持有重大疾病保险或退休年金险(见表2)。那些推迟购买年金和定期寿险产品的受访者提及了“其他优先事项”、购买能力不足和缺乏了解等原因。而那些在未来任何时候都不会购买保险的受访者认为负担不起保费,也缺乏对保险的理解。
表1:对某种保险产品不了解的受访者比例
表2:当下持有某种保险的受访者比例
运用行为经济学
直到最近,我们对于寿险购买行为的理解仍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即人具有进行理性决策的无限能力。然而,“经济人”模型与人们实际行为模式间的背离越发明显。为了解释这些反常现象,行为经济学吸收了心理学的部分观点。
表3总结了一些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分析了其与理解并预测保险购买决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客户通过购买保险产品来应对风险所经过的复杂决策过程,只有在行为经济学的基础上才能充分理解。例如,人们在决定是否购买寿险产品时,会综合考虑:寿险条款的制定目的(例如购买保险是为了投资还是为了维持生活水平不下降)、客户对维持现状的固有偏好、将支付保费视为个人财产损失的厌恶情绪等,对是守住现在口袋里的钱,还是在未来获取更多收入进行权衡。
表3:保险购买行为偏见八角形
除了行为偏见以外,寿险需求还存在经济约束的障碍。在关于价格作为寿险购买障碍的讨论中,最常被引用的参考文献之一是美国寿险行销调研协会每年发布的“美国保险晴雨表研究”。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购买人寿保险,因为保费太贵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该言论存在认识层面的偏差,因为这些受访者普遍表现出对人寿保险产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寿保险价格昂贵,他们认为每年只有足额缴纳500美元的保费才能享受30年期最高25万美元赔付额的人寿保险。但事实是,被保险人仅需每年缴纳160美元的保费便能享受到同等服务,保费几乎是想象中的1/3。这种误解也与受访者的行为因素和欠缺保险知识有关。
基于客户调查,以及对行为偏见和经济约束影响寿险需求的分析结果,我们对如何提高寿险需求提出一些建议,帮助个人、家庭和社会为应对老龄化、新型疾病等风险,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首先,保险公司应加大努力,对现有保险产品重新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开发一些更加方便客户的新产品。面对新情况,寿险公司应调整传统的储蓄产品,设计出对利率依赖性较小的,更具吸引力的保险解决方案,这些做法对公司而言至关重要。许多国家和保险市场已经开始落实以上改进举措。例如,欧洲的寿险公司已经拓展产品组合,推出了将传统保险产品和投连险产品相结合的混合保险,同时创新性地推出了一些投资型保险产品,在为投保人提供近100%保费偿付的投资保障的同时,为投保人提供了可以获得高风险资产更高潜在收益的机会。同时,日内瓦协会的客户调查,充分考虑行为经济学发现,突出了保险产品创新的范围和方向。例如,保险公司可以放弃投资为主的年金产品,转而研发保障为主的年金保险;或者通过相应手段消除客户的损失厌恶心理,例如如果投保人出现提前死亡的情况,保险公司可以限制资产损失的上限。
第二,通过提高保险产品价值的方式,降低客户的价格敏感度。例如依托先进分析技术,加快承保速度,可以降低购买寿险产品的摩擦成本。同时,依托新技术和大数据,可以进一步细分客户、改善营销效果、提高信息透明度,从而扭转客户高估寿险支出的倾向。通常而言,创新度更高且保障更全面的保险产品,通过提升损失预防和客户防灾水平,能够提升客户对寿险产品的价值感知度,降低价格敏感度。
第三,寿险成本有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可以说,寿险公司还未能从结构层面解决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保险公司在增加产品价值的同时,还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客户对价格承受能力的担忧。
第四,寿险公司应着力解决大众保险意识和保险知识不足的问题。日内瓦协会客户调查揭示了大众对保险存在的认知缺陷,尤其是对于养老保险和退休年金产品存在的认知缺陷。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可以与政府、代理机构和消费者协会等机构通力协作。同时,保险公司可以呼吁在校园普及保险保障的基本知识。对寿险业而言,接受以上建议绝非易事,需要面临的挑战也不仅仅限于商业层面。而整个社会也正面临着重重挑战,从人口老龄化到新疾病的诞生,全世界的寿险公司必须共同应对。
zlp人寿保险-更好的人寿保险在 赞 (0)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