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恶性肿瘤:确诊即赔。
2、急性心肌梗塞:需要满足四项条件中的三项才可以理赔。其中一项条件就是发病90天后,左心室功能降低。而这种急性病如果当时没有抢救过来,人就没了,那就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条件,那么重疾是没得赔的。
3、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实施了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才能赔,如果未实施手术,或手术中途失败都是无法理赔重疾的。
4、脑中风后遗症:脑中风抢救过来180天后满足至少一种障碍才可以申请理赔,而脑中风是非常有可能发病时因为脑出血从而导致人直接身故的。
5、重大器官移植:移植完成才赔,如果没有匹配的器官移植,重疾不赔。人就等死。
6、终末期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达到尿毒症期,并且至少进行了90天规律性的透析治疗或者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
从这些理赔的条件来看,第2、4、5、6项疾病都是非常有可能导致人直接身故,而无法达到重疾合同规定的理赔条件。第3项,冠状动脉搭桥如果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因为年纪太大,即便手术成功人也很难再继续良好的生存下去,这时候病人自己以及家属都很有可能选择不去受这个罪了,而不去实施手术,这时候也是不能触发理赔,人就直接身故了。 所以综上所述,为了避免我们多年保费白交,有条件的家庭去配置重疾险,一定要选择带身故责任的。只有家庭财务实在是非常紧张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消费型重疾。
所以实际我们在挑选的过程中需要去做选择的就是下面五种:
保定期单次赔付不含身故责任、保定期单次赔付含身故责任、保终身单次赔付不含身故责任、保终身单次赔付含身故责任、保终身多次赔付含身故责任。
而通过产品组合,我们可以去配置定期寿险去解决定期身故这方面的保障。那么排除干扰项——保定期单次赔付含身故责任,最终留给我们要去思考如何选择的只有下面四种类型的重疾产品(按保障充足度排序)
1、保定期单次赔付不含身故责任。
2、保终身单次赔付不含身故责任。
3、保终身单次赔付含身故责任。
4、保终身多次赔付含身故责任。
这一块有点烧脑,我再跟大家梳理一下,这其实就是读书的时候做选择题所采用的排除法,先排除所有的干扰项。 按照重疾产品大的分类:定期或终身保障、是否含身故责任、单次还是多次赔付去组合,最终会得到8种不同的组合。这8种组合先去排除三种没有什么意义的项,再去排除一个可以通过产品组合实现其功能的项,最终留下上面这四个选项供我们去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最终留下这四个选项,该怎么去选呢?这个已经不在产品的本身,而在于咱们自身的财务状况了。按照上面这个排序,这四种类型的产品保障方面会越来越充足,同时保费也是越来越贵。在经济情况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尽量选择更充足的保障。一切以自身的财务基础为根本。对于个人或者家庭而言,产品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之分,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发现买保险的支出给你的财务带来了比较大的压力,那么你就需要去降低你的配置。但是这个所谓的压力是你已经尽量节约了所有不必要的开支的前提下的。如果没有去尽量节约开支,那么这个压力不叫压力。当上面两项都做好了之后,我们再去考虑重疾多次赔付,以及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重疾的二次赔付。这是我们选择重疾产品的宏观思路。
那么在微观上,回到保单的本身我们该如何去挑选?
首先,对于占到95%以上理赔发生率的25种高发重疾,每一份重疾合同都是有包含的,这是监管层规定的,所以买重疾不必去看重疾的保的种类多少,这一点意义不大。保80种重疾,还是保100种,或者110种重疾这点不用去比。除去25种高发的,其他的重疾总共也就只占了5%的理赔发生率,所以多10种、20种疾病没有太大的意义,当然在保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优先去选择保的疾病种类多的。重疾责任的对比,主要是还是看保险责任中有没有额外赔付,比如现在有些产品会有投保前10年或者前15年额外赔付,或者是60岁之前的额外赔付。这一点我们优先选额外赔付时间长的,60岁之前有额外赔付的,肯定就比投保前10年有额外赔付的要好。同样是60岁之前,额外赔60%基本保额的,肯定就比额外赔50%基本保额要好。 第二个就是对比轻症,轻症因为监管层没有统一规定,这一点目前全部是放开给保司去自由发挥,例如某安公司2018年之前的某某福系列产品,就出现了轻症条款对于高发心脑血管疾病全部未包含的事情,直到2018年之后,才把这些高发的轻症加入进去。容易发生理赔疾病的不保,而拿一些旁枝末节去充数,这样产品无疑就是很坑的,咱们就不要去买。 咱们买重疾险,轻症保险责任该如何去看?旁枝末节暂时先不要去理会,对于高发的几个轻症:极早期的恶性肿瘤或者恶性病变,不典型的心肌梗塞、轻微脑中风,慢性肾功能衰竭,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这几个是一定是要有的,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这几个刚好是高发的重疾所对应的早期轻症。一份重疾险的轻症,缺少上面任何一个疾病保障,这份重疾险我们都可以放弃了,这是大坑一定要排除。 在排坑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会把这些放到中症疾病保障里面去,所以有中症保障的,我们要去看看中症疾病种类。如果一份产品把其中某一项或者多项放到轻症保障里面去,这对于我们来讲是好事,因为中症的理赔金额会更高,可能相对来说达到的条件要难那么一点点。这个我们就不必去吹毛求疵了。在大坑排除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开始去选产品了。 第一是看轻症赔付比例,轻症赔付30%的肯定比赔付20%的好,赔付45%肯定比赔付30%要好。 第二个就是看轻症保障的种类,种类越多当然越好。这一切的前提是在产品保费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果保费相差较大,没必要支出很高的成本去获取一些非高发的轻症病种,而对于赔付比例来讲,成本太高的话,我们可以做高基本保额,一样可以得到更高的疾病赔偿。当然如果你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去附加高发的重疾二次赔付,或者要选择多次赔付的重疾险,这类重疾产品去对比的话就更复杂了,这些知识对于一般人用处不大,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你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配置多次赔付的重疾,或者需要去附加高发的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二次赔付等等,有这方面疑问,不知道怎么去挑选产品?可以加我微信Summer15201520咨询。 总结一下,重疾产品挑选的思路,在确定了保额的基础上(不知道如何去定保额,看我上一篇文章定额定费)先从宏观去挑选产品类型,终身or定期、单次or多次,是否含身故责任。做好这一步,再从微观去选轻症条款,然后选重疾责任,最终得到适合我们的产品。如果看了文章还不知道怎么去做,可以加我微信咨询。下一篇我将为大家带来医疗险如何挑选的方法。 zlp买保险买重疾险 赞 (1)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