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增额终身寿险的134号文即将到来?增额终身寿未来怎么买

loadingloading
[提要]2021年1月5日pm12:08人寿保险2020年的最后一天,银保监会一口气点名了17家公司产品设计相关问题,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关于增额终身寿险存在长险短做的风险。早在半年前就
2021年1月5日 pm12:08 人寿保险

 

2020年的最后一天,银保监会一口气点名了17家公司产品设计相关问题,其中首屈一指的就是关于增额终身寿险存在长险短做的风险。

 

 

早在半年前就已经猜测到未来有可能对爆火的增额寿险采取类似17年对长险短做的年金保险实施134号文来降火那般政策。

 

那么增额寿险的134号文到底会不会来,何时会来?先来回顾下几年前年金保险的134号文吧。

 

当时的年金保险为了营销噱头,各种短平快返还,最快的过了10天犹豫期就返钱,有的立马领钱首期保费的20%,有的30%,更有甚者50%。所以当时的宣传口号是:首期保费打折,打8折,7折,甚至5折的。我记得当时有款过了犹豫期直接返还一期保费的,记不起名字了。

 

 

寿险真正爆发其实就是从2015年开始的,一是取消了代理人从业资格考试;二是当年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到目前的1.5%,而当时不少年金保险已经预定利率上浮到4.025%;三是放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助力万能险大爆发。

 

我记得当时我师傅和我说2016年的开门红是客户追着他买,客户听了产说会根本就不需要他多说什么。绝大部分客户买单只是把年金作为银行存款替代的金融工具而已。

 

 

为了吸引客户,保司在这场存款大搬家中纷纷把年金保险首期领取时间一再提前,把首期领取金额一再提高。于是便有了前面所说的过了犹豫期直接返还50%。

 

这种即交即领的年金并没有太大意义,只是在保司那里放了几天然后又回到了自己的口袋而已。

不仅仅是年金险,更疯狂的是万能险,附加在年金保险、护理保险以及收入损失保险上的万能层出不穷。以前海人寿为代表的中小型险企利用万能险账户资金在股票市场掀起了一轮举牌潮,引起了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当时万能险的收益一度普遍高达5%以上,很多被包装成为一年期的固收类理财产品,随时退保没有任何手续费,还可以随时追加。

但是,这种灵活的产品设置必然导致万能险出现较为频繁的短期资金赎回压力,造成了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错配,随着规模的增大,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在金融体系整体去杠杆、降风险的前提下,这种“灵活”的做法自然会受到监管的再次严控。

2016 年3 月,原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实际存续期间由不满3 年扩大至不满5 年,将规模管控的基准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并对不同存续期限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销售提出不同要求。

 

 

所谓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是指前4个保单年度中任一保单年度末保单现金价值(账户价值)与累计生存保险金之和超过累计所缴保费,且预期该产品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5年的人身保险产品。

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

 

此方针重点是对于万能险的约束,对当时年金保险影响不大。

 

2017 年5 月,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134号文),明确并强调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的七条要求:第一条影响最大:两全保险产品、年金保险产品,首次生存保险金给付应在保单生效满5 年之后,且每年给付或部分领取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134号文于17年10月正式实施,受此影响,即期快返年金全部下架,既往年金型万能账户全部下架。18年开门红快返年金销量大跌,18年与11年并列最惨开门红。

一张保单的收益与时间成正比,这是因为保单预定费用前期摊销多后期摊销少。保险公司每获得一张保单,必然包含着保单的基本法佣金、内勤人员薪酬、营业网点费用、广告费用等。而这些预定费用是需要逐年摊销于保单保费里,首年最高,逐年递减,最后递减趋于0。

如果前期甚至前5年就选择退保,客户承担了前几年较高的预定费用摊销,却没能享受之后预定费用的摊薄,即使个别保单退保没有亏损甚至略微盈利。

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保单的IRR内部回报率持有时间越长IRR越高的原因。

第二长险短做有损于保司利益。

任何保司都希望保单期限越长越好,这样可以配置久期更长的资产获取更多的利差益。但是期限很长的话不利于吸引一些中短期投资的客户,就这样为了吸引更多中短期客户只能将保单前期利益提高。

什么首年年末现价96%、满2年回本、交费期内快速回本等等这些都主要是吸引一些中短期客户的。这些客户投保后前期极容易退保,本来就没打算长期持有。

 

每份保单进来后都需要计提责任准备金的,而前期的责任准备金是略高于保单的现金价值,后期由于不断的摊销,责任准备金基本等于现金价值。本来保单的前期现价就超高,计提的责任准备金更高,前期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本金以满足偿付标准。

这些短期客户前期退保,必然导致增额寿险出现较为频繁的短期资金赎回压力,造成了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期限错配,随着规模的增大,给整个保险行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保司只是赚取了每年保费的收入并且养销售队伍,其它啥都没捞到。长险短做的增额寿险由于前期现价很高,那么产品前期的费用率必然不高,需要摊销的费用也不高。但是实际上为了刺激产品的销售,额外的营销成本很可能使实际费用超支,客户前期一旦退保,保司有亏损的风险。


监测未来几年那些保单前期现价超高的产品前期的退保率,如果退保率超过了监管的忍耐力,大概率会来。

 

 

可以效仿2016年3月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监管措施:

 


1:要求销售前3年现价超高(趸交回本期交现价超80%)的产品的保司的偿付能力要达到一定要求,比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且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如果低于必须停止销售;

 

2:将规模管控的基准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比如前期现价超高的增额寿险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温和的措施,对标年金保险,增额寿险的134号文可以是这样:

 

增额寿险首次减保应在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且每次减保比例不得超过已交保险费的20%。

 


 

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么短期内对增额寿险销量冲击影响极大,定会停售之前在售所有增额寿险的寿险型万能账户。但是考虑到增额寿险储蓄功能并没有降低只是对未来流动性有一定限制,并不会改变增额寿险受欢迎局面。

 

随着2020年增额寿险进入主舞台的元年,认为未来一两年是监管政策走向的关键,如果那些保单前期现价超高的产品前期的退保率过高的话,超过了监管的忍耐力,那么属于增额寿险的134号文大概率会来。

 

还有就是即使前期退保率极低的话,未来增额寿险的平均存续期也不是很长的话,比如只有15年左右,那么属于增额寿险的134号文可能会更严格,比如直接规定不能减保,这并非没有可能。

 

 

在选择增额寿险时候,不要过多关注缴费期内的现金价值,要多关注中后期的利益。前期再高也高不过银行大额定期存款。

 

不管怎么样,减保虽然是增额终身寿险核心功能,保证了其流动性,但这种没有比例限制的减保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保司长期投资、不利于客户长期储蓄保值增值,也不利于引导险资投到长期实体经济里。

 

不管如何,属于增额寿险的134号文未来大概率会来,要么是未来一两年,要么是10年后,不信到时看!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