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商朝时期,扬子江上一个叫刘牧的商人,采用把货物分散到不同的船上进行运输的方式,来分摊货物水运的风险,并将这种方式在商人中传播开来。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最朴素的保险思想意识。
我们无法考证这位商人的资料,只能面对着滚滚江水来缅怀先人的智慧。我国自古就有“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说法,可以说这是最朴素的保险思想。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形成了一整套的仓储制度。至圣孔子提出了“耕三余一”的思想,提议将每年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储藏起来,连续积储三年便可存足一年所需的粮食。到了汉代,汉文帝建立了“常平仓”制度,用于积谷防饥、调节粮价、积粮备荒。
在粮食价低的时候,适当提价进行大量收购;在粮食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价进行出售。这一措施避免了“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帮助古人度过了许多自然灾害,以至后面各朝各代都竞相效仿,甚至二十世纪美国总统罗斯福新政也引入了这个思想。古代保险思想在隋唐时期达到了空前鼎盛的阶段,出现了“官仓”和“义仓”制度,在国家支配下建立了完整的仓廪系统,以赈灾自助为目的,还包括了兵饷、俸禄、平准等职责。可以说,这是我国古代非常完善而成熟的一套社会保险组织体系。
明朝永乐年间以后,我国出现了负责押运货物和保障安全的镖局,到后来,镖局不仅保护财物安全,也保障人身安全。这是特定国度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团体组织,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保险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镖局出现了六大镖系:信镖、票镖、银镖、粮镖、物镖、人身镖,正如现代保险业不同的保险标的。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