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条儿童溺水的新闻让人痛心。
重庆米心镇的 8 名儿童在河边玩耍,期间 1 人失足落水,旁边 7 名学生前去施救,但不幸全部溺水死亡...
据统计,在我国 14 岁以下儿童中,每年因意外死亡的人数超过 20 万。
那么,儿童常见意外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应对?今天,深蓝君就来聊一聊。
一、 溺水:儿童第一意外死因
溺水的场景并不只有野外的河边,外面的泳池,家里的浴缸,都有可能让孩子溺水。
很多人以为溺水会大声呼救,拼命扑腾,但其实,溺水也可能 悄无声息。
一些孩子直立在水中,嘴巴和鼻子已经被水面淹过,手脚看似在“爬楼梯”,实际却是拼命挣扎。如果不及时发现,或许离死亡只有半分钟距离。
面对溺水风险,家长朋友要格外注意:
不要让孩子去野外的河道游泳。
不要在孩子游泳时玩手机,也不要让孩子进入深水区。
如果孩子不幸溺水无法呼吸,要在第一时间清理口中异物,进行人工呼吸,胸部按压等动作,等待 120 的到来。
二、烧伤烫伤:家里最常见的意外
除了溺水,烧烫伤也是常见的儿童意外。
前不久,深蓝君邻居的女儿,就被刚煮好的面烫伤了大腿。但邻居并没有采取正确措施,而是在伤口上涂了酱油。
因为用错了方法,孩子的烫伤反而更加严重。
类似的事件,每年都有很多。如果了解 正确的急救方法,就能让孩子少受点罪,可以参考以下 5 个动作:
冲:将烫伤部位用流动清水冲洗,带走热量,减少热损伤。
脱:在冷水中,将伤口表面的衣物脱下,切记不可强行脱掉,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
泡:如果四肢烫伤,可以在冷水中泡 10-30 分钟,进一步散发热量。
盖:冲洗完后,盖上无菌纱布或干净衣服,避免二次感染。
送:如果需要,尽快把孩子送往医院。
三、气管异物:吃出来的“意外”
之前曾看过一条新闻,小男孩因为吃坚果,不小心堵住了气管,妈妈想用手指抠出来,但没想到,孩子最后竟没了呼吸...
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因吞食坚果、果冻等导致窒息的事件。
有些家长会用倒挂身体、手指抠喉咙等方式应对,但这些做法并不正确,甚至可能把异物推到更深处。
异物卡喉,正确的做法是 海姆立克急救法。
四、写在最后
孩子呱呱坠地时,就已经是父母最珍贵的宝儿。
饿了,嗷嗷地找奶喝
困了,软软地赖在你的怀里
摔了,哇哇大哭寻找你的安慰
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做孩子最可靠的肩膀。
五、敬请关注
更多社保和保险相关的问题,欢迎关注,有专人在线解答!
在「」,回复:小白,还可免费领取以下资料包:
「产品榜单」:每月更新四大险种高性价比产品排行榜!
「投保指南」:儿童、成人、老人各年龄段科学投保指南,还有价值169元课程免费赠送!
「防坑攻略」: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定寿四大险种全面避坑攻略!
「保险方案」:年收入5万、10万、20万、50万家庭不同需求的保险规划方案。
「疾病核保」:乙肝、结节、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快速投保指南。
「社保手册」:全国各地医保报销、养老金领取等详细解读,实用的社保使用手册!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