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退休老人的退休金比在职职工高,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在职时大家的工资收入就不一般齐,退休后怎么又能指望养老金一样多呢?而且各个地区的差异也很明显。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186元,相对于14亿人,工资总收入是24.06万亿元。全国就业人员77471万人,相当于每人一年工资3.1万元,人均待遇2583元。
2019年,全国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每月大约是2940元左右。2019年末,共有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12310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49228亿元,人均年收入4万元月均待遇3333元。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就业人员中还有2.9亿农民工,另外还有一部分个体、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属于经营性收入。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体系社会,农村和城镇收入还是差异很大的。
比如,2019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人均工资水平为90501元,平均每月7541.75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53604元,平均每月4467元。
所以,比较城镇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实际上是远远赶不上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
现在,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都是养老保险的待遇,养老保险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制定的,是一种长效机制。
(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挂钩确保了购买力,同时缴费钱数也跟社平工资挂钩,保障了养老保险支付能力。
基础养老金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挂钩,贯彻的是多缴多得,同时又调整收入分配差距。
基础养老金跟缴费年限挂钩,贯彻的是长缴多得。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划入,恰好等于职工本人缴纳的部分。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是有国家统一公布,一般是7%~8%以上。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全国统一的,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因此,一般只有缴费年限够长,缴费基数够高,养老金才能够待遇更高。另外,退休当地的社平工资,退休年龄因素也能够影响养老金。
就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来讲,由于缴费基数是跟本人上年度的工资水平相挂钩,缴费年限是跟本人的工作稳定性相挂钩,所以养老金越高也是职工付出的越多、工作时间更长。
国有企业老工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前也是有退休制度,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缴费年限是视同缴费,国家给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全国确实有一种养老保险待遇大家都差不多,那就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水平是全国统一的,每人88元每月。各个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缴费年限长短和年龄,对老人以倾斜照顾。目前山东省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是118元,而广东省是170元,北京市是800元,上海市是1100元。
这样的养老金水平够低了吧?全国还有16032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人均养老金待遇162元。
还是,希望国家能够不断加强有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补贴,让他们的养老金能够更高一些。
对于年轻人,还是建议他们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更好一些。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