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圳保监局召集媒体见面会,会上披露了这一发生在深圳的典型案例,并提醒消费者,从2012年开始,深圳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应在条款中明确“猝死”保与不保。
“猝死”保不保
应条款明确
意外险是销售面最广的保险产品,产、寿险公司均可销售意外险。但意外险在赔付中也屡屡出现争议。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保险有责任范畴。而这一责任范畴是通过条款这一规范性法律文件定下来的,与老百姓的常识往往有出入。比如被保险人因恶性肿瘤身故,就不是意外险的保险责任。
“猝死并非意外”。对此,许多消费者不能理解。昨日,深圳保监局对媒体明确,2012年开始深圳保监局要求保险公司在条款中明确“猝死”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并对费率作出相应调整,同时在理赔申请材料中明示“猝死”的证明材料,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因“猝死”是否属于意外险保险责任引起的条款纠纷。深圳保监局特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意外险时应特别关注“猝死”条款,看清您所购买的意外险是否包括“猝死”保险责任。
交通事故中评残
不必然获得意外残疾保险金
另外,保监局还提醒消费者,车险案件和意外险不同,在交通事故中评残不必然获得“意外残疾保险金”。如果某人因遭受交通事故而“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Ⅱ级”,在车险的理赔中将按照7级残疾计算残疾赔偿金,却因不符合意外险合同约定而无法按照7级残疾得到意外残疾保险金的理赔。
典型案例比如:1996年9月,深圳洪某购买一份寿险,身故保额10万元,高残保险金额为20万元,被保险人为其本人,条款明确“三级以上残疾为高残”。2011年,被保险人因交通事故双腕关节粉碎性骨折,某司法鉴定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鉴定为两个九级伤残。被保险人据此要求保险公司支付高残保额20万元,保险公司则以“被保险人身体未达到高度残疾”为由拒赔。
营运车超载
车损险免责
车险理赔一直是投诉多发险种。深圳保监局提醒消费者即使投保了车险的所有险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也是按“保险合同”赔付,也需要扣除“绝对免赔额(率)”,同样,对于责任免除的情形不予赔偿。
昨披露的车险案例很令人警醒:深圳孙某已投保车险全险。某日标的车与三者车相撞,造成三者当场死亡和标的车损坏。交警因“两车超载且未在路口确保安全”认定同等责任。交强险支付后,死亡三者剩余损失约30万、标的车损约20万,保险公司根据三者险条款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因超载而增加三者险项下10%的绝对免赔率,按照90%的比例支付三者险保险金;按照车损险条款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因超载为责任免除范畴而拒赔标的车损保险金。
昨日,深圳商报记者请教了保监局一位专业人士,他明确表示,营运车超载车损险免责,但私家车超载,车损保险金不得免除责任。上述案例标的车是营运车。
保监局昨披露另一案件提醒大家,单方委托第三方定损可能引发更多争议。深圳袁先生投保了车险。某日发生交通事故,其自行送至A修理厂定损价格为3.5万,而保险公司定损9000元。而后袁先生便单方委托某车物损失价格鉴定机构鉴定维修金额为1.9万元。保险公司认为此价格仍过高。袁先生提出诉讼,因双方的维修价格争议,法院又指定B鉴定机构,重新做一次鉴定。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