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因此方案一经公布,立刻受到广泛关注。民众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为改革方案建言献策。其中,公平、公正、平等成为民众对养老金改革方案共同的期盼。
有关方面在解释推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原因时指出,目前,超过千亿元的事业单位退休费令财政不堪重负。与统一归入社保基金 账户运作的企业职工养老金不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一直以来都独立运行,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不存在社保养老金入不敷出、空账运作等问题,然而随着事业单位退休人数的逐渐攀升以及其退休金的快速上涨,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对国家财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人保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企业退休职工月人均养老金只有1080元,尽管官方没有公布全国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水平,但其均值远远高于企业退休职工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一旦施行改革,事业单位人员按照企业标准来发放,那么其养老金待遇则会大幅下降,而国家财政负担也将大大减轻。
另一方面,这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双规并行、区别对待的养老金计算模式也一直受到民众的质疑和不满,要求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此起彼伏。如今又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大规模政府投资和减税使得政府财政压力骤然加大,急需通过降低养老金支出来给财政减负,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下大力改革的时候了。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因此方案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民众议论的焦点集中在公务员养老保险为什么不和事业单位人员同步改革。
事实上,在当前养老金金字塔结构中,居于最上层的是机关公务员群体,其次才是事业单位,而中央和地方关于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历次文件上也明确将“机关”和“事业单位”划为一类讨论。但如今却只动事业,不动机关,是何原因呢?
“支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改革需要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这已成为网民对养老金改革方案共同的心声。
由于以往养老金政策带来的欠账,虽然近年来国家连年“还账”,大幅提高了企业退休金,但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在此背景下,这次由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引发的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注定影响深远,带来的各种利益观念撞击也在情理之中。在这场持续已久的权力与利益之间的博弈中,最终国家有关部门下定决心,推开了这扇关闭已久的利益之窗。虽然助推这次开窗的力量不是直接来自于社会民意,而是来自财政的日趋吃紧,但开启国家公民“养老金公平”这一课,无疑具有重要的破冰意义。
这是对20世纪90年代初实行并延续至今的“退休职工双轨制”的改革。有网民发帖说:“步子还是太小了,首先驾船去撞冰山的应该是公务员”。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任何一项被较长时间固化的既得利益,要成功剥离总得有一个渐进过程。而且,在当初国家实行“退休职工双轨制”时,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收入与退休金还不存在差距。截至2005年底,全国事业单位总计125万个,职工超3035万人,是国家公务员的4.3倍,占全国财政供养人数的八成。
如果让财政负担的八成职工的退休金先期与企业职工公平性看齐,无疑是抓住了解决当前养老金不公问题的要害。只要在全国五个省市试点“试出”了推行事业单位养老金公平改革的经验,并尽快在全国推行,那么,最后的“利益冰山”便会自然坍塌,剩下的公务员养老金向企业职工看齐便成了“小冰块”,要消融这些利益问题的“冰块”就容易得多,届时,争挤“公务员考试”独木桥的局面便会得到渐次化解。
国家迫切要做的是逐步提高企业单位的养老金,而不是考虑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降低。现在看来事业单位工资不算高,比起外资等等他们并不算高,何况这个过程是由历史形成的原因,比如说今天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交养老金,到现在退休数额就会比较多。如果说现在已经退休的人,他们从交养老金的时间比较短,这没有办法,是历史造成的。整个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就是低工资的政策,到晚年了怎么可以进行这样一种所谓的改革,这不妥当。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