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保优赔
保优赔 保优赔理赔 明化保险 深圳明化 全国理赔热线
保优赔保险理赔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婚后理财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loadingloading
[提要]结婚,这是非常美好的,这也是非常多的情侣梦想的,而既是两个独立生命体的结合,又是两种独立理财记录的合并。每一对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恋人们,即将面临的已不再是花前月下浪漫的约会,而

结婚,这是非常美好的,这也是非常多的情侣梦想的,而既是两个独立生命体的结合,又是两种独立理财记录的合并。每一对就要步入婚姻殿堂的恋人们,即将面临的已不再是花前月下浪漫的约会,而是一生的约定,以及约定之后琐碎的日常生活。如何共同心往一处使,钱往一处花,让家庭财富得到快速积累,都是婚后家庭理财的必修课。

首先我们大家来看这个家庭理财,其实这个家庭理财简单来说就是把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合理的计划安排和使用。当组织成一个家庭的时候,理财规划就变复杂了,孩子的养育费、父母的赡养费、家庭的日常开支、自己将来的养老费、各种家庭保障等等。在进行规划之前,先整理一下家庭财产,有多少存款、多少投资、多少负债、多少固定资产、多少流动现金,然后再进行理财规划。

那么我们现在就先来看一个案例,就如一个刚刚组成的家庭,年收入为5万,丈夫年收入3万元,妻子年收入2万元,每月固定支出1200元左右。一套价值20万元的住房,10万元房贷,活期存款3万元,家庭没有任何保险保障,一年后准备要一个宝宝,这样的家庭该如何理财呢?

这个家庭的理财目标:10年内把贷款还清,储备教育费用,夫妻养老。

要如何实现这些家庭目标呢?

一、投资规划

该家庭的支出还算合理,但是由于还有10万元的房贷,每个月房贷支出1100元,那么月支出合计2300元左右,占收入的46%,因此要实现家庭的其他目标必须靠强制储蓄。

首先,为了保证家庭生活不受突然变动的影响,家庭理财中必须留出一部分应急金存入活期账户,应急金大约为家庭月支出的3-6倍。如果夫妻二人收入稳定,还可以考虑将存款用于金融投资,可以购买一些风险相对小的股票型基金,或者进行短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工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稳得利"以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成为家庭理财必不可少的好帮手。随着家庭资产的不断增加,投资的金融产品也可以不断丰富,存款有一些,股票买一些,黄金也要储备一些,因为不同金融品种的风险不一样,有时可以相互抵消。

二、教育规划

要为孩子建立教育基金,为了让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更加有保障,必须把教育规划纳入理财规划。可以通过基金定投的方式为小孩准备教育基金。基金选择上,以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为主,做到"专款专用",不到特殊时刻绝不动这笔钱。

三、保险规划

尽管疾病和死亡一般是我们不愿意提及的话题,但是这些风险又是切实存在的,一旦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家庭心理状态,而且会对家庭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所以绝对是"可不言但不可不理"的。因为夫妻二人收入相差不大,因此两人都要购买保险,如购买人寿保险,这既是为家人负责,也可以为养老做准备。保额以年收入的5-10倍再加上家庭的负债和贷款,保费支出不超过家庭一个月的薪资所得。

另外,家庭理财中银行卡的使用必不可少,家庭账户尽量统一在一家银行,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便于管理,也可以享受银行的贵宾服务,如工商银行20万元以上就可以有理财金账户服务。家庭用卡采用一张借记卡和一张贷记卡模式。借记卡就是"理财卡",可以承但家庭大部分的理财和结算功能。代记卡也就是信用卡,该卡专门拿来刷卡消费,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刷卡消费动用的是自己的免息透支额度,可以借款消费不付息。

家庭理财小技巧:

养成记账的习惯

掌握资金状况

对家庭开支经常讨论回顾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做的一个介绍,最后在建议大家一定要合理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温馨提示:在实际保险问题情景中,个案情况都有所差异,为了高效解决您的问题,保障合法权益,建议您直接向专业人士说明情况,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理赔圈发布,保优赔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保优赔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客服进行删除。

还有其他保险和理赔问题?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loading
  • 看不懂保险条款
  • 不清楚如何挑选保险产品
  • 如何快速申请理赔
  • 被拒赔、被少赔怎么办
  • 其他
请选择预约的问题类型
请输入2-6位中文字符的姓名
请输入您的手机号码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loading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

loadingloading

预约成功!

理赔顾问将在预约成功后30分钟内与您联系,请您注意接听来电,谢谢!

热门问答

最新资讯

更多>>
在线咨询

全国理赔热线

(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

电话咨询

微信扫码快速咨询

微信咨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