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至今,我国各地的医护团队日夜奋战,争分夺秒与新冠病毒赛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近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再度传来,65岁的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崔安在接受双肺移植手术的14天后,已经逐步开始尝试恢复身体机能。
早在2月,崔安就确诊了新冠肺炎,因病情急速恶化,紧急接受ECMO治疗,上人工肺维持生命,没想到这一上就上了60多天。
治疗期间,崔安的核酸检测结果其实显示新冠肺炎已康复,但因肺炎损伤,他的双肺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呼吸衰竭,无法脱离呼吸机和ECMO辅助。
4月20日,配型成功的肺源抵达崔安所在的医院,他于当日顺利完成双肺移植手术。这是湖北开展的首例新冠肺炎核酸转阴者、终末期肺移植手术,所幸结果是成功的。
崔安的顺利康复,离不开我们近期频繁听闻的一个词——ECMO,因此次新冠疫情,这一“续命神器”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ECMO是什么?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氧合,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于在心肺手术时为患者进行体外的呼吸和循环,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脏移植手术中。通过血泵代替心脏,膜肺代替肺,将血液持续运输到人体,维持各个器官运转,维持生命。
ECMO在全国存量仅有400台左右,即使是大城市,资源也十分紧张。虽然ECMO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效果显著,但费用也相当高。ECMO的启动费用就高达6万元左右,涉及多种进口材料费用,另外还要加上化验费、药物费用等成本。一旦启用,短期内也基本无法脱离ICU监护,医学界形容它是“用钱向上帝买时间”。
ECMO的高额费用,一般家庭很难凭积蓄一力承担,那么万一不幸要用到这类“天价”仪器,我们可以依靠保险来分担医疗费用支出吗?
首先来看社会医疗保险,如果在正常时期使用ECMO,是无法报销的,需要患者自费。
不过疫情初期,财政部和医保局发文表示“患者使用的符合卫生健康部门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可临时性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针对新冠肺炎的治疗,ECMO是可通过医保报销的。
再来看看商业医疗保险,以百万医疗险为例,具体能否报销,要以条款为准。
一般责任较全的医疗险产品都会包含这部分费用,但也有的医疗险会将人工器官等相关费用列入责任免除范畴。虽然存在争议,但人们更多倾向于将ECMO作为人工器官看待。
如果医疗险条款中列明,重症监护室费用、医疗机构拥有的医疗设备使用费、手术费(包含手术设备费、手术材料费、手术检测费等)包含在内,则ECMO属于报销范围内。
综上所述,如果要将ECMO这类费用考虑在内,挑选医疗险时就要多加注意保障条款与免责条款的规定。另外,其它一些高端医疗设备,或是医药费用的报销,也都要具体产品具体条款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才能在风险来临时给予自己最大的保障。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