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曾任国家人事部副部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的全国政协委员、现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步正发表示,我国正在构建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取消退休金“双轨制”将成为必然。所有人、所有单位缴纳养老保险费和享受待遇将一视同仁,显现养老体系的公平性,“机关和事业单位将来都要纳入到养老保险缴费的行列。”所以,事业单位要交社保吗?答案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在进行,事业单位将来要交社保!
“养老保险体系应该涵盖所有人群”,步正发强调,目前的工作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和实施制度,养老保险要求对所有人口全覆盖,并且要形成一个体制,不同类型单位相互之间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等都可以转换,也就是养老保险“跟人走”。
现在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独立于养老保险体系之外,步正发认为会造成很多问题,比如有人今天在机关当公务员,明天去了企业工作,但公务员在职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种关系应该怎样转移,保费要怎么计算,这都没有一个转换机制约束。
事业单位更复杂,有些按照机关模式管理,有些完全由财政拨款,有些财政给予部分资金支持,步正发认为这样不利于完整的养老保险体系推行,“事业单位将来也要按照一个统一制度体系来实施养老。”又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改制,如地方电视台或者报社,要求改为企业,原来事业单位时期的职工都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改为企业后养老保险要重新缴费。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将实行单位与个人缴费、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期长短挂钩;实行适合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补充养老保险办法。
事业单位要交社保吗--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焦点所在
“从改革的基本思路来看,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企业的制度设计是一致的,也就是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要逐步和企业的基本养老制度并轨,实现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账结合模式。”相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根据现行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养老金的发放主要参考其缴费年限长短和个人账户缴费额多少来确定。多数事业单位则实行财政支持的现收现付制度。
未来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改革,也将参照这一模式,使得基本养老金待遇与缴费长短和多少紧密联系,从而对事业单位人员参保形成激励机制。
短期个人账户难做实 虽然本轮事业单位改革提出实行单位与个人缴纳,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但业内人士分析,根据以前试点的情况来看,个人账户不会马上做实。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确立了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基金由单位负担缴费,个人账户则由职工个人缴费,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前入职的职工,向他们支付的养老金由后来缴费者负担,由此带来空账。
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制度属国家保险模式,个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实行统账结合的改革方案后,已经退休的部分职工和参加工作的职工,个人账户上没有积累基金,同样形成空账,这部分资金就构成了转制成本。
业内人士认为,事业单位改革成败,首先要解决转制成本。以社保基金状况最为良好的深圳为例,个人账户已经全部做实,社保基金也有各种投资组合,收益稳定且有相当的富余,但是这背后主要原因是深圳的人口结构,老年人偏少,深圳户籍人口七八个在职人员供养一个退休人员。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将经历相当长的一段转轨期,由此带来的转轨成本势必在中短期内给中国养老金账户收支带来不小的压力,直至“老人”和“中人”全部消失(改革前退休的职工为“老人”,在改革前参加工作而在改革后退休的职工为“中人”)。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正在进行时,也许明年“事业单位要交社保吗?”就将不再是问题。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