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人员可以申请社会救助,但是如果在救助过程中出现虚报、隐瞒等情况,将会被停止社会救助,同时还会面临一定的处罚。那么社会救助什么情况下停止?怎么办理停止?出现违规情况会怎么处罚呢?下文将为你详细介绍。
社会救助什么情况下停止?
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由有关部门决定停止社会救助,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救助资金、物资,可以处非法获取的救助款额或者物资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社会救助违规怎么处罚?
1. 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或者违法行为轻微且当事人主动退款的,未立案的可以决定不予立案,已立案的可以终止调查;
2. 违法事实查实的,给予停止社会救助的行政决定,查实存在违法骗取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给予责令改正的行政决定;
3. 违法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给予警告(仅针对城市居民)或1至3倍罚款的行政处罚,具体裁量基准按照《北京市民政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执行。
4. 对案件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家庭超过1000元较大数额罚款的,区民政局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5. 自违法行为终止至违法行为被发现之日起超过两年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可以依据违法事实,给予责令退回非法获取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行政决定。
6. 违法行为被发现之日以立案审批日期为准;群众举报后被认定属实的,以举报受理时间为准。
社会救助怎么办理停止?
一、材料
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社会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证明材料。
二、流程
申请[街乡级] →补正[街乡级] →受理[街乡级] →审查[街乡级] →上报[街乡级] →决定[区级] →制作行政文书[区级] →告知/送达[街乡级]
保险理赔车险理赔综合问答问题热点理赔服务律师服务投诉热线重大疾病保险
预约理赔顾问详细沟通
为了您的权益,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
今天已有269人提交预约